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纸被歌训行童·其一》
《纸被歌训行童·其一》全文
宋 / 释印肃   形式: 古风

一片白云挂在身,披时不许染红尘。

轻罗细想应难比,重锦寻思未可亲。

岂非颜色白如玉,成现都卢只一幅。

红窗妖艳见低头,六贼三尸尽降伏。

日充衣,夜得盖,不长不短也不大。

世人问我何处寻,蔡伦弟子将来卖。

买得将来披,不许邪魔罔两知。

解向市廛遮云雨,要与闲人隔是非。

纵颠狂,任落魄,披入村中人恶恶。

直饶紫绶与金章,我也未肯轻轻博。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纸被歌训行童(其一)》,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侣释印肃。诗中以白云为喻,描绘了一种纯洁无暇的纸被,象征着高洁的品性。"一片白云挂在身",形象生动,暗示纸被的轻盈和洁白;"披时不许染红尘",表达了对世俗污染的拒绝,强调了其超凡脱俗的特质。

诗人接着通过对比轻罗和重锦,进一步赞美纸被的朴素与亲近自然,"轻罗细想应难比,重锦寻思未可亲",暗示纸被虽简朴但更胜于华丽的衣物。"岂非颜色白如玉,成现都卢只一幅",运用比喻,形容纸被的洁白如玉,质朴无华。

诗中提到"红窗妖艳见低头,六贼三尸尽降伏",可能是指纸被能净化人心,抵挡诱惑,使人心灵得到净化。"日充衣,夜得盖",描述了纸被的实用价值,无论日夜都能提供庇护。最后,诗人强调纸被的珍贵,只有蔡伦弟子才能售卖,寓意其稀有且具有教育意义。

整首诗寓教于乐,通过纸被的形象,教导行童保持清白、远离世俗纷扰,即使面临权势富贵的诱惑,也坚守自我,不轻易妥协。这种精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作者介绍
释印肃

释印肃
朝代:宋   号:普庵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猜你喜欢

和司徒侍中同赏梨花

映花急把玉交杯,风扫残香已几堆。

酷爱岂惟公假借,惯曾御苑见花来。

(0)

涵虚阁

画阁高连百雉城,涵虚应不愧标名。

门前柳色兼旗色,座上琴声杂佩声。

肯羡五湖归范蠡,未饶三径隐渊明。

我来恰值初晴后,山影波光分外清。

(0)

怀东嘉先生因诵老坡今谁主文字公合把旌旄作十小诗奉寄·其九

不见我公久,摇摇动心旌。

敢以一瓣香,为公罄精诚。

(0)

伏日陪府公侍御登四望亭分韵得四字

危亭压层城,是中有佳致。

面面看江山,水云自相媚。

使君暇日登,火老金正稚。

杯盘莹无尘,笑语清有味。

快风千里来,暑气三舍避。

赋诗红莲幕,煎茶白衣吏。

诙谐想割肉,摇扇笑疼臂。

乐事古云少,能并今有四。

兹游岘山同,千古知姓字。

吾辈亦何为,虽驽犹附骥。

(0)

挽周判院

昔年胪唱下彤墀,名压人头似牧之。

风动鳣堂昭武日,化行雉径敬亭时。

曾无簪笔朝端用,何以修文地下为。

我老不堪供执绋,独将双泪逗瑶卮。

(0)

挽吴春卿舍人

出处平生似昔贤,高风劲节凛朝端。

回天议论心无歉,脱腕文章世所难。

斫铁叫天蛮獠服,调羹满钵里闾欢。

定应直笔书英躅,留与千秋后代看。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