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御当年惜未同,叱车今旦指秋空。
千峰竞吐嵯峨日,万木长交惨淡风。
滴博高疑唐旧戍,虒祁远是晋新宫。
亦知雷雨非全妒,不遣人间句并雄。
托御当年惜未同,叱车今旦指秋空。
千峰竞吐嵯峨日,万木长交惨淡风。
滴博高疑唐旧戍,虒祁远是晋新宫。
亦知雷雨非全妒,不遣人间句并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黄榆最高处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首联“托御当年惜未同,叱车今旦指秋空”中,“托御”可能是指托付给帝王之意,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未能与君王一同登临此地的遗憾,而“叱车”则暗示了今日独自一人前往的情境,指向秋天的天空,营造了一种孤高而略带悲凉的氛围。
颔联“千峰竞吐嵯峨日,万木长交惨淡风”进一步展开画面,千峰争辉,日光映照,万木交错,秋风惨淡,展现了壮丽而又略显凄清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节描绘,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情感的深度。
颈联“滴博高疑唐旧戍,虒祁远是晋新宫”则将视角转向历史,提到疑似唐代的边防据点滴博,以及遥远的晋国新建的宫殿虒祁,通过历史遗迹的联想,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时空跨度,同时也隐含着对过往辉煌与现实落差的思考。
尾联“亦知雷雨非全妒,不遣人间句并雄”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如雷雨)并非完全恶意的理解,以及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即使在风雨交加的时刻,也不妨碍他创作出雄伟的诗句。这一联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历史联想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北渡桑乾冰欲结,心畏穹庐三尺雪。
南渡桑乾风始和,冰开易水应生波。
穹庐雪落我未到,到时坚白如磐陀。
会同出入凡十日,腥膻酸薄不可食。
羊脩乳粥差便人,风隧沙场不宜客。
相携走马渡桑乾,旌旆一返无由还。
胡人送客不忍去,久安和好依中原。
年年相送桑乾上,欲话白沟一惆怅。
少年食糠覈,吐去愿一官。
躬耕遇敛穫,不知以为欢。
谓言一飞翔,要胜终屈蟠。
朝廷未遑入,江海失所安。
多忧变华发,照影惭双鸾。
恩从万里归,独喜大节完。
日食太仓米,箧中有馀纨。
奇穷不当尔,自信处此难。
长女闻孀居,将食泪滴槃。
老妻饱忧患,悲吒摧心肝。
西飞问黄鹄,谁当救饥寒。
二子怜我老,辇致心一宽。
别久得会合,喜极成辛酸。
忽闻倚门望,有书惊岁阑。
深情见缓急,欲报非琅玕。
劝尔勤孝友,慎毋慕衣冠。
渊渟自成井,放泻当生澜。
岂有白雪驹,举足无和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