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六》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六》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家居简馀事,犹读内景经。

浮尘扫欲尽,火枣行当成。

清晨委群动,永夜依寒更。

低帷閟重屋,微月流中庭。

依松白露上,历坎幽泉鸣。

功从猛士得,不取儿女情。

(0)
注释
家居:家庭生活。
简馀事:闲暇之事。
内景经:道教经典。
浮尘:灰尘。
火枣:可能指代某种果实或象征丰收。
清晨:早晨。
委群动:万物活动起来。
永夜:长夜。
低帷:低垂的帷幔。
閟重屋:遮蔽大屋。
微月:微弱的月光。
依松:依傍松树。
白露:清晨的露水。
幽泉:深泉。
功:成就。
猛士:勇猛之人。
儿女情:儿女私情。
翻译
在家闲暇之余,还阅读道教经典。
灰尘几乎被清扫干净,期待着火枣的丰收。
清晨万物苏醒,长夜则依靠寒冷的更声度过。
低垂的帷幕遮蔽了大屋,微弱的月光洒在庭院。
松树上白露凝聚,幽深的泉水发出潺潺声。
成就来自勇猛之士的努力,而非儿女情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六)》。诗人以家居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阅读古代经典如《内景经》的喜爱,以及对清晨宁静与夜晚寂静的描绘。他清扫浮尘,期待着火枣的收获,暗示着生活的简单与满足。在清晨万物苏醒时,他独自静思,深夜则倚窗听闻松间露水滴落和幽泉潺潺,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深沉的意境。

诗中“功从猛士得,不取儿女情”两句,寓意深远,表明诗人追求的是坚韧不拔的精神境界,而非世俗的情感纠葛,体现了苏辙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生哲学。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步虚词九首·其六

浩劫开隆运,鸿灵秉化机。

云章结丹篆,空洞启玄微。

九凤翼羽盖,八龙卫金扉。

授以赤玉文,丹霞为之衣。

(0)

赠进大道上人云南

三年奔走厌红尘,偏爱山中道趣真。

月转祗园天不夜,花生净域地常春。

讲经有理怀支遁,问难无穷忝许询。

情事未伸天罔极,几思结杜扣良因。

(0)

调弦江上夜坐

冠盖相从觐九天,扁舟孤下泊调弦。

月华散水金镕冶,雾气横江练锁川。

东望金华家咫尺,西瞻锦里路三千。

此时无限相思意,坐对江枫夜不眠。

(0)

得南信四首·其四

负汝逃生出四围,饥寒奔走入山隈。

父从旧友干衣去,母向邻家借米回。

早是幼时长处困,谁知嫁后又逢灾。

佳人命薄诚如此,毁璧长歌心更哀。

(0)

雪夜遣怀二首·其一

雪后山房寒意饶,卧闻风怒响林梢。

乌啼坏堞悲无食,鹤立高松喜有巢。

浊酒沽来聊慰藉,拙诗吟罢更推敲。

剡溪有兴谁堪访,闲探梅华过远郊。

(0)

柏塔寺·其九原上寺

高原古刹四无邻,水石清幽洗毒尘。

林下诵经翻贝叶,篱边扫雪折霜筠。

风回峻岭猿声响,雨过沿溪虎迹新。

护国招提有真印,参禅应现宰官身。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