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恃王深宠,谁为楚上卿。
包胥心独许,连夜哭秦兵。
千乘徒虚尔,一夫安可轻。
殷勤聘名士,莫但倚方城。
谁恃王深宠,谁为楚上卿。
包胥心独许,连夜哭秦兵。
千乘徒虚尔,一夫安可轻。
殷勤聘名士,莫但倚方城。
这是一首表达对故国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的诗。"谁恃王深宠,谁为楚上卿"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于历史上的楚国王室或高官的怀念与向往,这种怀旧的情感是基于对昔日荣华的追思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包胥心独许,连夜哭秦兵"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哀伤,他在深夜中独自思考,甚至为历史上的战乱和士兵们的悲惨而泣涕。这里的“包胥”是指春秋时期的楚国贤臣申包胥,他忠诚于楚王,对楚国有着深厚的情感。
"千乘徒虚尔,一夫安可轻"两句则是在表达对战争的恐惧和对平安生活的渴望。即使是拥有强大军力,也不可能确保绝对的安全,反而是一位勇士就能决定战事的轻重,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深刻认识和对和平的向往。
"殷勤聘名士,莫但倚方城"最后两句,显示出诗人对于人才的渴望与尊重,不仅仅是依靠固定的城墙来确保安全,更重要的是要诚心招揽有才能的人士。这里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才在国家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认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贫贱无长虑,富贵有深嗜。
多嗜常多忧,薄虑鲜所蔽。
人情类皆然,是亦焉足概。
往昔古帝王,自视若胥隶。
持此贫贱心,行吾所无事。
衡门栖迟者,所贵非寡累。
一身不足营,万物我皆备。
逍遥托巢许,黾勉夔龙志。
即使长独处,耦耕岂不愧。
植杖竟何人,岂以隐显异。
佛性甚光明,能破一切暗。
佛性甚坚利,能断一切物。
流被千百骸,结成五色珠。
表此坚光体,法化无有二。
念我遗教者,睹珠如佛在。
一粒细如菽,供养福无异。
况聚千万珠,瞻仰发夙慧。
极果摄微因,感应通心臂。
佛是已成佛,我是未成佛。
果即在因中,当念无终始。
我以此一心,供养诸如来。
获睹佛真身,朝暮常顶礼。
金轮触神光,三十年于此。
今复闻栖贤,古塔示瑰异。
将建窣堵坡,作诗寄千里。
佛身不可赞,我赞非言句。
愿佛鉴我心,与佛身无极。
遂我今日愿,心光泽营卫。
有理必有事,本举末自至。
广及诸未来,学佛到佛地。
北风何凄凄,吹我百衲衣。
膏雨何霏霏,泽我西山薇。
披衣可禦寒,采薇聊充饥。
顾影成独立,无俦终怨谁。
登高眺远空,心与空俱驰。
空里有江山,江山多是非。
是非靡所穷,我心归无期。
忽然返蓬庐,还我未登时。
读书晤古人,将以娱心脾。
叔夜不偶俗,东市良堪悲。
夜闻鼓琴声,形神离不离。
鲍公谓尸解,此语至今疑。
子房已辞汉,竟为帝王师。
文若似子房,事曹欲何为。
严辞折董昭,饮药甘如饴。
各自用其天,身世犹云霓。
生死不足畏,人心焉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