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何凄凄,吹我百衲衣。
膏雨何霏霏,泽我西山薇。
披衣可禦寒,采薇聊充饥。
顾影成独立,无俦终怨谁。
登高眺远空,心与空俱驰。
空里有江山,江山多是非。
是非靡所穷,我心归无期。
忽然返蓬庐,还我未登时。
读书晤古人,将以娱心脾。
叔夜不偶俗,东市良堪悲。
夜闻鼓琴声,形神离不离。
鲍公谓尸解,此语至今疑。
子房已辞汉,竟为帝王师。
文若似子房,事曹欲何为。
严辞折董昭,饮药甘如饴。
各自用其天,身世犹云霓。
生死不足畏,人心焉能知。
北风何凄凄,吹我百衲衣。
膏雨何霏霏,泽我西山薇。
披衣可禦寒,采薇聊充饥。
顾影成独立,无俦终怨谁。
登高眺远空,心与空俱驰。
空里有江山,江山多是非。
是非靡所穷,我心归无期。
忽然返蓬庐,还我未登时。
读书晤古人,将以娱心脾。
叔夜不偶俗,东市良堪悲。
夜闻鼓琴声,形神离不离。
鲍公谓尸解,此语至今疑。
子房已辞汉,竟为帝王师。
文若似子房,事曹欲何为。
严辞折董昭,饮药甘如饴。
各自用其天,身世犹云霓。
生死不足畏,人心焉能知。
这首诗《箜篌引》由明代诗人释函是创作,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苦楚与无奈,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
诗的开头“北风何凄凄,吹我百衲衣”,描绘了冬日的寒冷,诗人穿着破旧的衣服,形象地表达了生活的艰辛。接着“膏雨何霏霏,泽我西山薇”则通过春雨滋润万物,暗示了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然而,这种希望在“披衣可禦寒,采薇聊充饥”的描述中显得微不足道,生活依然艰难。
“顾影成独立,无俦终怨谁”一句,诗人通过自问自答,表达了孤独与无助的情感。紧接着“登高眺远空,心与空俱驰”,诗人试图从高处寻找答案,但发现世界充满了是非,内心感到迷茫和困惑。
“空里有江山,江山多是非。是非靡所穷,我心归无期。”这几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考,面对复杂的人世间,他感到无法找到归宿,内心的挣扎与痛苦跃然纸上。
“忽然返蓬庐,还我未登时。读书晤古人,将以娱心脾。”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解脱,回归简单的生活,通过阅读古人智慧来慰藉心灵。然而,“叔夜不偶俗,东市良堪悲”一句,又流露出对古代文人命运的同情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夜闻鼓琴声,形神离不离。鲍公谓尸解,此语至今疑。”这里引用了鲍公的故事,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世界的疑惑。
最后,“子房已辞汉,竟为帝王师。文若似子房,事曹欲何为。严辞折董昭,饮药甘如饴。各自用其天,身世犹云霓。生死不足畏,人心焉能知。”这一段是对历史人物张良和曹操的对比,以及对个人命运与选择的深刻反思。诗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生死并不值得畏惧,但人心的复杂与难以理解,却是永恒的谜题。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界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