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大路侧,君南我自北。
袖里无黄金,终是不相识。
相逢大路侧,君南我自北。
袖里无黄金,终是不相识。
这首诗《相逢行(其二)》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两位行人于大路相遇的情景,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因物质条件的差异而产生的距离感和无奈。
首句“相逢大路侧”,开门见山地点出相遇的场景——两位行人在宽阔的大路上不期而遇。接着,“君南我自北”两句,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彼此的位置关系,暗示了他们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或是有着不同的方向和目标。
“袖里无黄金”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深意。它不仅指出了物质条件的贫乏,更隐喻了在现代社会中,财富成为了衡量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标准之一。即使在偶然的相遇中,物质的匮乏也使得人们难以跨越那无形的距离,建立起更深的情感联系。
最后一句“终是不相识”,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主题的深化。它表达了尽管相遇在即,但由于种种原因,包括物质条件的差异,人们最终还是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相识”。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讽刺,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和忧虑。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简单的叙述,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某种普遍现象,引人深思。
木伐岂再植,壁毁宁复完。
议狱有缓死,圣言垂不刊。
两造既偏听,无辜遘凶残。
况复使其孥,流离播夷蛮。
司牧尽瞠视,佐使独悲酸。
抗诏动鬼神,润泽生枯乾。
死者纵不生,魂魄亦获安。
孤儿虽不夭,且得依故山。
圣人迈种德,惠及毛与翰。
云胡任民寄,视之如草管。
为君歌此曲,歌竟起长叹。
秋郊敛微雨,霁色澄人心。
振策率广路,逍遥散烦襟。
疏烟带平原,薄云去高岑。
湛湛水凝碧,离离稻垂金。
荠麦霜始秀,玄蝉寒更吟。
幽怀耿虚寂,好景自相寻。
心契清川流,目玩嘉树林。
歌传沧浪调,曲继白雪音。
仙山在咫尺,早晚期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