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藜》
《藜》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笑将一干尝妻儿,病骨饥肠两责之。

多事去燃天禄字,安鸠来过老人眉。

山林猛兽今谁是,早晚繁霜正尔持。

他日短长凭杖者,人间数尺紫玻璃。

(0)
鉴赏

这首诗《藜》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藜”这一意象,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界的独特见解。

首句“笑将一干尝妻儿”,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下,也依然能以轻松的心态对待家人,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家庭观念。

“病骨饥肠两责之”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艰辛,病弱的身体和饥饿的内心相互折磨,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痛苦。

“多事去燃天禄字,安鸠来过老人眉。”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同时,“天禄”和“安鸠”作为象征,分别代表了过去的辉煌与未来的不确定,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山林猛兽今谁是,早晚繁霜正尔持。”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命运与自然界的变化联系起来,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知性。山林中的猛兽如今何处,早晚的霜雪又将如何影响这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最后,“他日短长凭杖者,人间数尺紫玻璃。”诗人以一种超脱的态度,展望未来,表示无论人生长短,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而“紫玻璃”作为比喻,既象征着珍贵与美丽,也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综上所述,《藜》这首诗通过对“藜”这一意象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与独到见解,语言生动,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武夷有感·其七行

两脚初收起暮烟,芒鞋竹杖翠云边。

东风解发阳春意,放出落花啼鸟天。

(0)

奉酬臞庵李侍郎·其一

坐对梅花撚白须,吟边有酒不须酤。

松窗昨夜冰生砚,冻合银床读易朱。

(0)

华阳吟·其七

得诀归来试炼看,龙争虎斗片时间。

九华天上人知得,一夜风雷撼万山。

(0)

华阳吟·其九

渴饮金波数百钟,醉时仗剑指虚空。

脚根戏蹑交乾斗,长啸一声天地红。

(0)

九曲棹歌·其三二曲

山下于今几代孙,当时箫鼓寂无闻。

丹炉复尔生春草,玉女峰前空白云。

(0)

望西林寺

忆昔嘉州岁已周,西林僧舍未曾游。

可怜遥见如图画,竹箐南边露寺楼。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