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莫厌贫十二首·其三》
《莫厌贫十二首·其三》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贫贱无长虑,富贵有深嗜。

多嗜常多忧,薄虑鲜所蔽。

人情类皆然,是亦焉足概。

往昔古帝王,自视若胥隶。

持此贫贱心,行吾所无事。

衡门栖迟者,所贵非寡累。

一身不足营,万物我皆备。

逍遥托巢许,黾勉夔龙志。

即使长独处,耦耕岂不愧。

植杖竟何人,岂以隐显异。

(0)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开篇即揭示了贫贱与富贵的不同心态:贫贱之人忧虑较少,而富贵之人的欲望往往导致无尽的忧虑。这种对比强调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追求与忧虑之间的矛盾。

接着,诗人指出人们往往按照自己的情感倾向行事,但这种行为模式并不值得广泛概括或推崇。他通过引用古代帝王的例子,展示了那些视自己如同普通百姓的君主,能够保持贫贱之心,从而避免了过多的忧虑和烦恼。这样的生活态度在诗人看来,是值得推崇的。

进一步,诗人列举了巢父和许由两位隐士的例子,以及夔和龙两位辅佐帝王的贤臣,说明了无论是在隐居还是在官场,都能找到满足和快乐。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了个人的价值,无论是逍遥于自然之中,还是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诗人提出疑问:“植杖竟何人”,意指真正能坚守自我,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内心平静的人,究竟是谁呢?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反思,也是对当下及未来的一种探索,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人生真谛的探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贫贱与富贵的心态,探讨了人生价值与生活态度的深层意义,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独特洞察。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书怀寄友人

江湖劳遍寻,祗自长愁襟。

到处慵开口,何人可话心。

登楼得句远,望月抒情深。

却忆山斋后,猿声相伴吟。

(0)

登瀛州南城楼寄远

层城起丽谯,凭览出重霄。

兹地多形胜,中天宛寂寥。

四荣摩鹳鹤,百拱厉风飙。

北际燕王馆,东连秦帝桥。

晴光七郡满,春色两河遥。

傲睨非吾土,踌躇适远嚣。

离居欲有赠,春草寄长谣。

(0)

三日梨园侍宴

九重驰道出,三巳禊堂开。

画鹢中流动,青龙上苑来。

野花飘御座,河柳拂天杯。

日晚迎祥处,笙镛下帝台。

(0)

饯唐永昌

洛阳旧有神明宰,辇毂由来天地中。

馀邑政成何足贵,因君取则四方同。

(0)

秦梦诗三首·其三

击膊舞,恨满烟光无处所。

泪如雨,欲拟著辞不成语。

金凤衔红旧绣衣,几度宫中同看舞。

人间春日正欢乐,日暮东风何处去。

(0)

仙女词

玉京初侍紫皇君,金缕鸳鸯满绛裙。

仙宫一闭无消息,遥结芳心向碧云。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