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栖贤舍利塔》
《栖贤舍利塔》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佛性甚光明,能破一切暗。

佛性甚坚利,能断一切物。

流被千百骸,结成五色珠。

表此坚光体,法化无有二。

念我遗教者,睹珠如佛在。

一粒细如菽,供养福无异。

况聚千万珠,瞻仰发夙慧。

极果摄微因,感应通心臂。

佛是已成佛,我是未成佛。

果即在因中,当念无终始。

我以此一心,供养诸如来。

获睹佛真身,朝暮常顶礼。

金轮触神光,三十年于此。

今复闻栖贤,古塔示瑰异。

将建窣堵坡,作诗寄千里。

佛身不可赞,我赞非言句。

愿佛鉴我心,与佛身无极。

遂我今日愿,心光泽营卫。

有理必有事,本举末自至。

广及诸未来,学佛到佛地。

(0)
鉴赏

这首诗以佛教思想为底蕴,表达了对佛性的深刻理解与崇敬之情。诗人通过描绘佛性的光明、坚利以及其对众生的普照与化育,展现了佛性超越物质世界的伟大与神圣。诗中提到佛性如同五色珠,象征着其内在的丰富与多彩,同时也比喻了佛法的深奥与广泛。

“一粒细如菽,供养福无异”这一句,形象地说明了无论供奉的物品多么微小,只要出于虔诚之心,都能获得与大供同等的功德。接着,“况聚千万珠,瞻仰发夙慧”,进一步强调了积累善行的重要性,以及通过不断修行,能够激发内在的智慧。

“极果摄微因,感应通心臂”则揭示了因果律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指出即使是微小的善行,也能引发深远的善果。诗人在此处巧妙地将个体与宇宙联系起来,强调了个人行为与整体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

“佛是已成佛,我是未成佛。果即在因中,当念无终始。”这一段表达了对佛道追求的坚定信念,指出成就佛果的过程始于当下每一个行动,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应保持不懈的努力和正念。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佛的深深敬仰与渴望,希望自己的心意能够被佛所洞察,并祈求佛能够引领自己达到更高的觉悟境界。整首诗不仅体现了佛教的教义,也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虔诚实践,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顾云美六十·其二

汝婿忠臣子,初生端水时。

两宫犀带赐,三岁羽林儿。

丧乱孤谁托,艰贞尔独知。

遗民今日少,珍重鬓如丝。

(0)

冬夜宴赵将军宅

胭脂边女艳,雨雪地炉红。

小队银筝合,深情玉盏通。

歌长愁落月,发白愧惊鸿。

明日城西猎,还将舞袖同。

(0)

送榷关使君

复作沉香浦,人钦子大夫。

明朝共兰楫,祗有石家珠。

越鸟声多好,蛮花色太朱。

木棉携得否,绝胜女珊瑚。

(0)

赠刘生·其二

平生一宝剑,持以结交亲。

不恨相知晚,惟期白首新。

卧龙殊未老,飞兔更无伦。

异日沙场上,挥鞭逐后尘。

(0)

壬子春日弄雏轩作·其二

日迟无一事,清啸和泉音。

水国春难暖,茆斋昼已阴。

娱亲惟彩笔,学道有青琴。

慈孝怜多竹,枝枝带露深。

(0)

渡渭

秦川涵帝泽,渭水像天河。

襟带雄三辅,朝宗鼓大波。

含泾清自在,宜黍力偏多。

有客扁舟渡,苍茫发棹歌。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