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一宝剑,持以结交亲。
不恨相知晚,惟期白首新。
卧龙殊未老,飞兔更无伦。
异日沙场上,挥鞭逐后尘。
平生一宝剑,持以结交亲。
不恨相知晚,惟期白首新。
卧龙殊未老,飞兔更无伦。
异日沙场上,挥鞭逐后尘。
这首诗《赠刘生(其二)》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平生一宝剑,持以结交亲”开篇,巧妙地将宝剑作为友谊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真挚友情的珍视与向往。接下来的“不恨相知晚,惟期白首新”,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深刻理解,即友谊的珍贵并不在于相遇的早晚,而在于能够携手共度白头之年,共同经历人生的风风雨雨。
“卧龙殊未老,飞兔更无伦”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以“卧龙”喻指诸葛亮,暗示刘生虽未至老年,却已展现出非凡的才智和能力;“飞兔”则比喻刘生如同疾驰的骏马,才华横溢,无人能及。这两句不仅赞美了刘生的才华,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与信心。
最后,“异日沙场上,挥鞭逐后尘”预示着未来的某一天,两人或许会在战场上并肩作战,以行动证明自己的勇气与决心。这里的“沙场”不仅指战场,也可象征人生的挑战与奋斗,体现了诗人对友情与共同追求的坚定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宝剑、友情、才智、未来的展望等元素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真挚友谊的珍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海榴红暖,圆荷翠小,榭阁薰风浅。
真人抚运,云龙相际,真贤载诞。
鲁国元勋,相门接踵,传家非远。
辅中兴大业,折冲邻壤,扶红日、上霄汉。
端是清明重见。
范陶镕、咸收群彦。
垂绅正笏,炉烟不动。
宸廷闲燕。
天地平成,父尧子舜,永膺宸眷。
赐我公岁岁,恩荣锡命,向黄金殿。
晓云阁雨。
疏梅缀玉,尘尾闻谈吐。
精忠许国,才华扌离锦,尘劳释去。
六印雄图,百川明辩,苏张谁数。
有奇谋欲下,阴山族帐,惟英卫、可接武。
想见临戎丰度。
慨然定、中原疆土。
果惊一坐,折冲遐裔,嘉言循古。
安拊疲民,静摧骄虏,无烦旗鼓。
看功成、入辅中兴,永佐乾坤主。
冻云阁雨,长风送雪,万里无凝滞。
斜斜整整,纯白入素,应同太始。
袁巷萧条,冷光寒透,有人曾至。
但圆虚上下,澄明莹洁,如□□、混元气。
时听松篁泻坠。
任山川、珠联玉缀。
一尘不染,一毫不现,真空妙治。
祥应三白,润归多稼,已成丰岁。
待收拾大翁,茶盐贺喜,兴村东醉。
浓绿交阴,脆圆经雨,夏景正新。
遽紫泥封检,红幢建钺,飘然吹起,一片闲云。
禁殿趋班,玉音亲诏,并遣皇华通宝邻。
凌篘去,任重霄温暑,万里风薰。
炎曦正斡天钧。
更午气均齐天地根。
运至精感化,千和万合,涤除旁说,必自成真。
已约归期,秋风前后,梨枣黄花满地匀。
阊阖晚,待朝元紫府,上达明君。
春点烟红,露晞新绿,土膏渐香。
散懒慵情性,寻幽选静,一筇烟雨,几处松篁。
恨我求闲,已成迟暮,石浅泉甘难屡尝。
犹堪去,向清风皓月,南涧东冈。
如今雁断三湘。
念酒伴、不来梅自芳。
幸隐居药馆,孙登啸咏,从容云水,无负年光。
且共山间,琴书朋旧,时饮无何游醉乡。
归常是,趁前村桑柘,犹挂残阳。
五老横峰,二林云衲,自古洞天。
喷玉龙飞,下三峡水,望香炉日奄霭,如起非烟。
有个真人,拨云峰下,宴坐修真不记年。
明廷诏,看龙翔凤翥,宸制奎篇。
君臣际会诚难。
耸翠阁、频颁宝墨鲜。
众妙门皆向,微言显启,两朝天德,甘涌神泉。
道化承平,应稽升举,且向人间寻有缘。
掀髯笑,做庐山隐逸,大宋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