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榷关使君》
《送榷关使君》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复作沉香浦,人钦子大夫。

明朝共兰楫,祗有石家珠。

越鸟声多好,蛮花色太朱。

木棉携得否,绝胜女珊瑚。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送榷关使君》。诗中描绘了送别使君的情景,通过沉香浦、兰楫、石珠、越鸟、蛮花、木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充满异域风情的送别氛围。

首句“复作沉香浦”,以“沉香浦”为背景,暗示了送别的地点,同时也预示着离别时的香气与情感的浓郁。接着,“人钦子大夫”,表达了对使君的尊敬和钦佩之情,点明了使君的身份和地位。

“明朝共兰楫,祗有石家珠”,描绘了次日将要一同出发的场景,兰楫象征着船只,而“祗有石家珠”则可能暗指珍贵的礼物或象征着使君的使命重要性,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重要性和双方的深厚情谊。

“越鸟声多好,蛮花色太朱”,通过描写越地的鸟鸣和花朵的颜色,展现了异域的美丽景色,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的思念和祝福。越鸟的叫声被认为是悦耳动听的,而蛮花的红色则鲜艳夺目,色彩丰富。

最后一句“木棉携得否,绝胜女珊瑚”,表达了对使君是否携带木棉的关心,木棉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温暖和希望。同时,将木棉与“女珊瑚”进行对比,强调了木棉的珍贵和独特之处,寄寓了对使君旅途平安、满载而归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送别时的情感,也蕴含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使君的深切关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力。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挽汪帅参

世路艰危极,人情政可叹。
未闻亲子在,而有外邪干。
轩冕多为累,箪瓢未必寒。
此皆身外事,且閟一丘空。

(0)

和曹西溆明月楼韵

宣和栋宇镇东城,平野苍然一眺明。
叠嶂有情宜晚对,两溪无奈向西倾。
招邀风月标严句,麾斥云烟醒鲁楹。
谁倚阑干来点检,渡头终日有舟横。

(0)

和宽居见怀韵

北望戏马台,荆榛满中路。
英气一何多,怀古渺难泝。
山河腥日月,虎豹沐雨露。
累累楚猴冠,异哉天所赋。
岂无济川才,淹留秋又莫。
清风从何来,洒洒定吾故。
赠我金琅玕,凿落双鱼素。
佳菊何青青,寂寞篱之东。
濁醪二三友,一醉涵鸿濛。
缅怀陶靖节,迈迈无遗踪。
谁知千载下,谱入处士宗。
我生亦已晚,百拙劳化工。
上无学古心,下无适俗容。
聊自乐其乐,君子固有穷。

(0)

和咏飞春蔬

东轩清节乐春蔬,传到孙支百载余。
一朝拂袖竟归去,应嗤介甫未忘鱼。
社日何曾梦蹴蔬,遯翁波及实君余。
菜根牢咬真吾事,明义从知合舍鱼。

(0)

送蒙斋侄宰余姚

凫舄搀先伯仲间,迎阳带雨渡天关。
向来邑为贪风坏,此去民思善政安。
三百里同开鲁国,二千石即继壶山。
蒲封正次东溟侧,要拓胸襟个样宽。

(0)

挽汪约叟

幸有灵光在,天乎作麽亡。
生来最真实,病里亦康强。
和气留丹鼎,清尘凝笔床。
溪山呈秀处,风露悄凄凉。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