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坛邓孺孝以易诠见寄赋答时舟过京口》
《金坛邓孺孝以易诠见寄赋答时舟过京口》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古风

垂髫梦入华阳洞,耳割乖龙兴飞动。

茅家兄弟骑赤虬,握手胡生唤珍重。

金坛坛上邓伯羔,谪籍何年离大茅。

三山长啸俯六合,濯足瀛海霜空高。

点易研朱闭蓬户,尘世浮荣瞥朝露。

韦编几绝不肯休,恍惚羲文案头晤。

成书寄我十万言,言言尽抉参同诠。

丹霄择日待冲举,何物黄金称大还。

还山高拄九节杖,一见初成讶神王。

传语山中白衣相,屈指相逢大罗上。

(0)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名为《金坛邓孺孝以易诠见寄赋答时舟过京口》。诗中描绘了邓孺孝以易学之诠寄赠,诗人胡应麟在舟行至京口之时,接收到这份珍贵的礼物,并赋诗以答。

首句“垂髫梦入华阳洞”,以孩童入梦华阳洞的隐喻,引出对知识探索的向往与神秘感。接着“耳割乖龙兴飞动”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知识获取的渴望和内心的激动。随后,“茅家兄弟骑赤虬,握手胡生唤珍重”描绘了一幅兄弟携手,与胡生(可能是指作者自己)共勉的画面,体现了知识传承与友情的重要性。

“金坛坛上邓伯羔,谪籍何年离大茅”两句,将邓孺孝比作金坛上的邓伯羔,暗示其虽遭贬谪,但依然坚守学问,不改初心。接下来的“三山长啸俯六合,濯足瀛海霜空高”则展现了邓孺孝在学问上的追求与成就,如同站在三山之上,俯瞰六合,洗足于瀛海,高远而超脱。

“点易研朱闭蓬户,尘世浮荣瞥朝露”描述了邓孺孝在闭门研习易学,不为尘世浮华所动,只关注学问本身的情景。紧接着的“韦编几绝不肯休,恍惚羲文案头晤”则进一步强调了邓孺孝在学问上的执着与深入,仿佛与古代圣贤伏羲对话,探讨易学的奥秘。

最后,“成书寄我十万言,言言尽抉参同诠。丹霄择日待冲举,何物黄金称大还”表达了邓孺孝寄赠给胡应麟的易学著作,内容丰富,言简意赅,深得真谛。胡应麟期待着在理想的天空中,与邓孺孝一同飞翔,追求更高的学问境界。

“还山高拄九节杖,一见初成讶神王。传语山中白衣相,屈指相逢大罗上”则是胡应麟对未来的展望,想象着与邓孺孝再次相见时的场景,如同遇见神明一般惊喜,期待着在更高的精神层面相遇,共同探讨宇宙真理。

整首诗通过对邓孺孝学问追求的赞美,以及两人之间深厚友谊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知识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们之间的相互激励与支持。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惆怅诗十二首·其三

谢家池馆花笼月,萧寺房廊竹飐风。

夜半酒醒凭槛立,所思多在别离中。

(0)

赠李十四四首·其三

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

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

(0)

赠歌者杜氏入道三首·其三

云髻高梳鬓不分,扫除虚室事元君。

新糊白纸屏风上,尽画蓬莱五色云。

(0)

秋日送杜虔州

忆得宿新宅,别来馀蕙香。

初闻守郡远,一日卧空床。

野驿烟火湿,路人消息狂。

山楼添鼓角,村栅立旗枪。

晚渚露荷败,早衙风桂凉。

谢家章句出,江月少辉光。

(0)

原上新居十三首·其十二

懒更学诸馀,林中埽地居。

腻衣穿不洗,白发短慵梳。

苦相常多泪,劳生自悟虚。

闲行人事绝,亲故亦无书。

(0)

村居即事

休看小字大书名,向日持经眼却明。

时过无心求富贵,身闲不梦见公卿。

因寻寺里薰辛断,自别城中礼数生。

斜月照房新睡觉,西峰半夜鹤来声。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