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李十四四首·其三》
《赠李十四四首·其三》全文
唐 / 王勃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

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

(0)
注释
乱竹:杂乱丛生的竹子。
三径:古代隐士居住的乡间小路。
飞花:飘落的花瓣。
四邻:周围的邻居或住所。
从来:自古以来。
扬子宅:扬子的家,这里代指隐居之地。
别有:另有,与众不同。
尚玄人:崇尚玄学的人,指追求深奥哲理或隐逸生活的人。
翻译
纷乱的竹子开辟出三条小路,落花飞舞遍布四周的邻居。
自古以来杨子的居所,总是有些崇尚玄学的人。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田园景色的诗句,出自唐代文学家王勃的《赠李十四四首》之三。从这些线索中,我们可以探究到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

"乱竹开三径"一句,以“乱”字形容竹子生长的茂密,不经意间营造出一片幽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坚韧不拔和高洁脱俗。在这里,它们开出了三条小径,或许隐喻着人生的多重选择,也可能暗示诗人对自然界深层次的情感投入。

"飞花满四邻"则是春天的写照,花瓣随风飘散,遍布周围环境。这里的“满”字用得十分精准,传达了一种无边界、无尽头的美好景象,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生活中的细微之美的捕捉与珍视。

"从来扬子宅"一句,提及了历史人物或地名,可能是为了强调某种文化记忆或者情感寄托。但在这短小的鉴赏文本中,我们更关注诗句本身所展现的情境和意象。"别有尚玄人"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实,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至高无上的态度。

综上所述,这段诗文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摹,揭示了诗人对于生命之美好和精神自由的向往。它不仅是对当下情境的描述,更是一种超越时空、触及心灵深处的抒写。

作者介绍
王勃

王勃
朝代:唐   字:子安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生辰:649或650~676或675年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猜你喜欢

陈兴宗供茉莉

幽人萧散省诸缘,也解栽花满槛前。

羞把天姿争媚景,故将清格占炎天。

毗耶遣化来香积,隐圃移根入寓轩。

多谢庄严修妙供,愿熏芬馥散无边。

(0)

宣和元年九月十二日赐宴联句

桂子三秋七里香,麦云九夏两岐秀。

鸡舌五年千载枣,菊英九日万龄黄。

君臣燕衎升平际,属句论文乐未央。

(0)

忆旧

早年京洛识前辈,晚景江湖无故人。

难与儿童谈旧事,夜攀庭树数星辰。

(0)

偈一百二十首·其六十六

物物头头不覆藏,须弥高广露堂堂。

要知此曲无音韵,更对薰风舞一场。

(0)

偈颂一一二首·其三十

拟思量,何劫悟。不思量,终莽卤。

欲思不思踏破时,万里无云常显露。

常显露,妙用恒沙非旦暮。

(0)

闺怨二首·其一

销尽轻寒不自禁,新愁唯向静中深。

寻常曾入三更梦,咫尺空论万里心。

人去凤帏云漠漠,雁回珠箔日沈沈。

春风洞口花长在,只许刘郎一度寻。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