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宣和元年九月十二日赐宴联句》
《宣和元年九月十二日赐宴联句》全文
宋 / 赵佶   形式: 古风

桂子三秋七里香,麦云九夏两岐秀。

鸡舌五年千载枣,菊英九日万龄黄。

君臣燕衎升平际,属句论文乐未央。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朝皇帝赵佶所作,名为《宣和元年九月十二日赐宴联句》。赵佶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书画家与金石学家。此诗描绘了秋季的自然美景与宴会的欢乐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国家太平盛世的喜悦之情。

首句“桂子三秋七里香”以桂花作为切入点,描绘了秋季桂花盛开,香气四溢的景象。桂花在秋天开放,其香气能飘散很远,故有“七里香”的美誉。这句诗通过桂花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清新高雅的氛围,象征着秋季的美好与丰收。

接着,“麦云九夏两岐秀”转而描绘夏季小麦成熟时的景象。麦云在这里比喻成熟的麦穗如同云朵般密集,而“两岐秀”则形容小麦穗上两行麦粒的美丽,展现出夏季丰收的壮观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春夏两季的不同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四季更替的赞美。

“鸡舌五年千载枣”这一句则以鸡舌枣为喻,鸡舌枣是一种珍贵的水果,以其味道甜美、香气独特著称。这里用“五年千载”来形容鸡舌枣的珍贵与稀有,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长久与历史的深远。这句诗通过鸡舌枣的描述,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象,增添了历史与文化的深度。

“菊英九日万龄黄”则将目光转向秋季的菊花。菊花在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盛开,其颜色金黄,寓意长寿与吉祥。这里用“万龄黄”来形容菊花的金黄色泽,既表现了菊花的美丽,也寄托了对长寿与吉祥的祝愿。

后半部分“君臣燕衎升平际,属句论文乐未央”则转入对宴会的描写。在国家太平盛世之际,君臣一同宴饮,吟诗作对,享受着无尽的欢乐。这里的“燕衎”指的是宴饮之乐,“升平”则指国家的繁荣稳定。“属句论文”则表明了文人之间的交流与切磋,体现了宋代文人社会的风雅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国家繁荣的喜悦以及对文人雅集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文化韵味的作品。

作者介绍
赵佶

赵佶
朝代:宋   生辰: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

宋徽宗赵佶(1082.05.05—1135.06.05),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
猜你喜欢

九月初三日热河见荷花·其一

霞衣犹耐九秋寒,翠盖敲风绿未残。

应是香红久寂寞,故留冷?待人看。

(0)

日暮

日暮遥山敛翠微,幔城灯火彻宵辉。

马嘶平野闻呼聚,人指高竿觅路归。

行漏明分甲乙夜,封章独敕万千几。

时巡到处关民瘼,岂为嬉游骋六飞。

(0)

题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图

飞觞醉月共游盘,银烛烧阑兴未阑。

漫惜光阴如过客,于今已作画图看。

(0)

暑雨

连朝暑雨乱如麻,坐对珠帘面面遮。

依约远山犹入户,怨咨此日定谁家。

蝉笙稍喜初停弄,蛙鼓生憎晚报衙。

赢得几閒聊静憩,龙团新擘缓烹茶。

(0)

宿东林夜月

等是诸峰里,到此居然别。

莲池鉴净心,竹径疏玄发。

前岭敛浮云,中天吐华月。

轮浸千流满,镜悬万景灭。

魄岂缘朔生,光非从夜发。

仰视步庭中,一与山僧说。

(0)

注:兄诞三月九日·其九

心期汗漫卧云扃,闲向春风倒酒瓶。

满地新蔬和雨绿,映窗丝柳袅烟青。

花间舞蝶和香趁,江上流莺独坐听。

忽忽百年行欲半,看看少壮是衰形。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