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中之宾,少喜多瞑。丈夫壮志,当付何人。
《僧问四宾主因而有颂颂之·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僧人视角,探讨了人生与世事的深刻哲理。"宾中之宾,少喜多瞑",开篇即以“宾”这一角色自喻,暗含着在世间众多角色中,自己如同宾客,既非主人也非主导者,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少喜多瞑"则进一步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即在短暂的喜悦之后,更多的是对现实的沉思与反思。
"丈夫壮志,当付何人",诗人将目光转向更广阔的领域,提出了一个关于人生目标与传承的问题。这里的“丈夫”不仅指男性,更泛指所有具有远大抱负和理想的人。诗人在此询问,壮志凌云的理想与抱负,在面对生活的重重挑战时,究竟应该交付给谁?是后辈、朋友,还是社会?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邃思考,以及对理想传承问题的关切。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像是一次心灵的对话,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价值、个人的责任以及理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定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吴中汤孟实余闻之衍师道原同居七世矣能率正其家人庭无间言室无私藏诸舍少有不律辄晨起盛服至其寝门引咎自责必改而后止天子赐复以表孝义之门馆阁名臣皆为诗歌美之余虽未见君子中心藏之矣遂为之诗所谓不必寄元也
麋鹿尚群聚,鸾凤自孤鶱。
请书汤氏事,愿使薄俗敦。
其人字君实,其貌肃且温。
推孝达本始,同居及诸孙。
聚食近千指,何曾异一门。
弟兄尽廉士,娣姒多淑媛。
室中无私藏,堂上绝忤言。
卖药隐东市,共知齿德尊。
佳气日充闾,五云郁屯屯。
九天降雨露,自叶将流根。
赐复以终世,举家蒙厚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