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舍侄来》
《舍侄来》全文
宋 / 高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自从清晓至黄昏,閒坐閒眠深闭门。

犹子雨中来息担,老夫镫下起开樽。

故山坟墓何人守,旧宅园亭几处存。

问答恍然如隔世,若非沈醉定消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èzhílái
sòng / gāozhù

cóngqīngxiǎozhìhuánghūnxiánzuòxiánmiánshēnmén

yóuzhōngláidānlǎodēngxiàkāizūn

shānfénrénshǒujiùzháiyuántíngchùcún

wènhuǎngránshìruòfēishěnzuìdìngxiāohún

翻译
从清晨到黄昏,我整日闲坐闭门。
小儿子冒雨来歇担,我起身在灯下斟酒。
故乡的坟墓谁来守候,旧时家园还有哪些留存。
交谈间恍如隔世,若非沉醉恐怕心都要碎了。
注释
清晓:清晨。
黄昏:傍晚。
閒坐:闲坐。
深闭门:紧闭门户。
息担:放下担子休息。
镫下:灯下。
开樽:斟酒。
故山:故乡的山。
坟墓:墓地。
何人守:谁来守候。
旧宅:旧居。
园亭:庭院。
问答:交谈。
恍然:恍惚。
如隔世:仿佛隔了一世。
沈醉:沉醉。
消魂:心神恍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翥的《舍侄来》,描绘了诗人从清晨到黄昏闲居在家,侄子冒雨前来歇息的情景。诗人通过写自己在听到侄子敲门声后,从灯下起身迎接,反映出他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故乡旧事的深深怀念。

首句“自从清晓至黄昏”展现了时间的推移,诗人度过了一整天的闲适时光;“閒坐閒眠深闭门”则体现了他的隐逸生活态度。接下来的两句“犹子雨中来息担,老夫镫下起开樽”,生动描绘了侄子艰辛劳作后到访,诗人热情款待的场景,流露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

“故山坟墓何人守,旧宅园亭几处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过去生活的感慨,暗示了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沧桑感。最后两句“问答恍然如隔世,若非沈醉定消魂”更是深化了这种时空距离感,诗人仿佛与过去的自己在对话,只有在沉醉中才能暂时忘却现实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日常生活细节传达出浓厚的亲情和乡愁,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高翥

高翥
朝代:宋   字:九万   号:菊磵(古同“涧”)   籍贯:余姚(今属浙江)   生辰:1170~1241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猜你喜欢

赠与安竟书记

脱却黄冠著锦斓,还丹误服得童颜。

真人未必居蓬岛,药草终须到雪山。

剩有君臣绍洞上,更无文字到人间。

才华洗尽看南斗,莫学黄龙在泐潭。

(0)

龙护园

太守新修别院深,遥分祇树落城阴。

官閒喜傍烟霞迹,僧僻惭牵缨冕心。

定化弦歌成佛国,已将钟梵入名林。

溪坛曾见闻樨者,空谷宁愁金玉音。

(0)

华林送李别驾廷标入觐

折柬寻僧几日情,俄闻万里逼王程。

一官久系皇恩重,三径从抛乐事轻。

梅萼渐看帆影远,杏花回首马蹄横。

遥知丹石薰风下,野老欣传返旆声。

(0)

九日

年年此日在高山,更不登临但倚栏。

百岁定知黄菊在,一瓢且对白云寒。

雁辞玉塞空秋草,犬吠霜钟起夜坛。

底事暂随吟望处,风流不与夕阳残。

(0)

丹霞诗十二首·其七晚步松岭

岁寒犹见一丛青,高托层崖覆石屏。

夜月不侵无草地,晓风频护独椽亭。

荫垂千仞连云栈,响答长江入海溟。

倚杖闻猿却回首,下方谁梦到林坰。

(0)

寄廖昆湖太守

匡月湖烟尚未收,几人此日忆同游。

河山剩有霜筠色,云水飘馀桐树秋。

五马重嘶金井畔,三车还拟墨池头。

拭眼因缘今古合,一书先报李江州。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