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丹霞诗十二首·其七晚步松岭》
《丹霞诗十二首·其七晚步松岭》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岁寒犹见一丛青,高托层崖覆石屏。

夜月不侵无草地,晓风频护独椽亭。

荫垂千仞连云栈,响答长江入海溟。

倚杖闻猿却回首,下方谁梦到林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山松岭的壮丽景象与静谧氛围。首句“岁寒犹见一丛青”以“岁寒”喻指时间的考验,而“一丛青”则点明了松树在严冬中依然保持生机,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接着,“高托层崖覆石屏”一句,通过“层崖”和“石屏”的描绘,展现了松树生长环境的险峻与壮观。

“夜月不侵无草地”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月光与草地的关系处理得富有诗意,暗示了松岭之夜的宁静与神秘。“晓风频护独椽亭”则通过“晓风”与“独椽亭”的互动,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守护的氛围,仿佛晨风特意为亭子带来了一丝慰藉。

“荫垂千仞连云栈,响答长江入海溟”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千仞之高的松荫仿佛与云栈相连,长江的回响似乎也融入了大海的广阔之中,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和谐。

最后,“倚杖闻猿却回首,下方谁梦到林坰”以个人的体验收尾,通过“倚杖”、“闻猿”、“回首”等动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与思考,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下方谁梦到林坰”,似乎在询问有多少人能真正领略到这林间深处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松岭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和谐,也蕴含了对生命坚韧、自然和谐以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苦雨和施鸣阳

十日愁霖一日晴,晴时旋听屋檐鸣。

摧颓杨柳春无奈,狼藉梅花梦自惊。

触石玄云随处起,中天红日几时明。

唯君不为冲泥怯,一慰閒居索莫情。

(0)

偶成

南国新寒九月时,青绫半臂向晨披。

月明桂子香初喷,露重芭蕉叶未知。

拄杖随行聊当仆,残编重展恍逢师。

清时自昔多遗士,坐背斜阳理鬓丝。

(0)

宣庙画猫歌

禁柳疏疏还密密,狸奴稳卧阶前日。

日长睡起鸣一声,掉尾欲行还不行。

先皇为爱驯且异,呼之即来麾即逝。

偶然点缀为写生,毰毸毛衣狮子形。

绛罗垂垂铃索索,目光耽耽透帘箔。

纵然未解起捕鼠,鼠辈见之应胆落。

(0)

海月庵观镫

新样惊看出洱河,九华光彩未云多。

时开王月春犹浅,会在公家岁独多。

云母障开星乱点,天机文断水微波。

九衢车马人人乐,不饮其如此夜何。

(0)

天昭御史家藏王朋梅画屡失而得

烟云过眼真何有,每为征东转觉亲。

剑化延平应有数,珠还合浦亦缘人。

棘猴技短心良苦,寒具年多迹未尘。

记取长公菩萨记,不烦呵护借灵神。

(0)

哭逊之振之兄三首·其一

吾生终鲜甚,尚赖两三君。

故国多时别,凶音隔岁闻。

天涯相顾影,日暮独怀群。

南望无穷泪,青山空白云。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