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好是隔红尘,古树槎枒涧水滨。
肯向世间留姓氏,白衣祗合号山人。
石桥好是隔红尘,古树槎枒涧水滨。
肯向世间留姓氏,白衣祗合号山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脱俗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徵明倚靠古树,凝视山间清泉的情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石桥”、“红尘”、“古树”、“槎枒”、“涧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
“石桥好是隔红尘”,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心境,石桥作为过渡,仿佛将诗人从世俗的喧嚣中隔离出来,引人进入一个更为宁静的世界。“古树槎枒涧水滨”,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之美,古树的枝干错落有致,与潺潺的涧水相伴,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里,“槎枒”一词形象地表现了古树历经岁月沧桑后的形态,增添了画面的历史感和生命力。
“肯向世间留姓氏,白衣祗合号山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世俗的名利场中,诗人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山林之间。他不愿在世间留下姓名,而是甘愿以“白衣山人”的身份,与自然融为一体,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深情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宁静与美好。
控中原、北方门户,袁曹旧日疆土。
死胡敢齧生天子,衮衮都成呓语。谁足数?
强道是、慕容拓拔如龙虎。战争辛苦。
让倥偬追欢,无愁高纬,消受閒歌舞。
荒台下,立马苍茫吊古。一条漳水如故。
银鎗铁错销沉尽,春草连天风雨。堪激楚。
可恨是、英雄不共山川住。霸才无主。
剩定韵才人,赋诗公子,想像留题处。
君不见青阳老人飞下天,口宣至道朝群仙。
地中神人捧玉局,异事秘怪于今传。
龟城坤隅地有穴,俗说西与岷山连。
嵯峨古观森伟像,老柏惨澹含风烟。
令威已去城郭在,人物自改名依然。
亳州宫庭焕星斗,真皇行幸祥符年。
所托得地近京邑,此独隐晦遐方偏。
安得老人洗此心,还我澹泊同古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