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梁武帝纪二首·其一》
《读梁武帝纪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破除纲纪事虚空,可恨萧家一老翁。

鱼烂土崩俱自取,不须侯景到江东。

(0)
注释
纲纪:社会秩序或规则。
事:事情。
虚空:空虚,没有实质内容。
可恨:令人憎恨。
萧家:某个姓萧的家庭或人物。
老翁:老年男子。
鱼烂:比喻内部腐败。
土崩:比喻国家或组织崩溃。
俱自取:都是自己招致的。
侯景:历史上的人物,此处可能象征带来混乱的人。
江东:长江以东地区,这里指代某地。
翻译
打破常规和秩序,一切变得虚无缥缈。
令人愤慨的是,萧家有个老者如此作为。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孔武仲的《读梁武帝纪二首》其一。全诗通过对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不满和悲哀。

"破除纲纪事虚空"一句,意在指责梁武帝统治下的法律法规已经名存实亡,国家大事变得毫无章法可循。"纲纪"原指古代用以束缚书籍的绳索,后引申为社会秩序和规范,这里用来形容国家的法度,意味着这些规定已然破碎不再有效。

"可恨萧家一老翁"一句,则是诗人对当时权臣萧家的怨恨之情。"萧家"指的是梁武帝时期的权贵家族,其成员多次干预朝政,造成了国家的混乱和动荡。这里特指其中的一位老者,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历史人物。

接下来的两句"鱼烂土崩俱自取,不须侯景到江东"则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揭示了梁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民不聊生的惨状。"鱼烂土崩"意指国家政权已经极度衰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侯景到江东"则是历史事件的隐喻,侯景原本是北魏的将领,因受挫败逃至南朝梁,被封为江州刺史,但最终发动叛乱,导致梁朝国力大衰。这两句诗表明,在侯景叛乱之前,国家就已经内忧外患,民生凋敝。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和激昂的情感,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悲剧的哀痛和对未来命运的无奈。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临江仙.次韵富季申九月菊未开

燕去莺来昏又晓,劳生莫负心期。

菊花何必待开时。十分浮玉蚁,一拍贯珠词。

少借笔端烟雨力,不须露染风披。

芳心微露定因谁。风流今太傅,萧洒古东篱。

(0)

池上对月

捲芦吹散一空云,天面明金挂侧盆。

竹柏疏阴浮藻荇,山河清影落乾坤。

习家池上酒初漉,越女溪边花正繁。

我醉欲眠归未得,纷纷身外不须论。

(0)

妙空出示诸公诗卷次元韵

已著芭蕉喻此身,木人花鸟岂知春。

他家定自无生灭,此物何尝有故新。

美玉不羞论瓦砾,明珠终解照泥尘。

相逢一笑空归去,无语堪酬彼上人。

(0)

相见欢.见月闻笛八月五夜

新凉襟袂冷然。乍晴天。风送谁家羌管、月便娟。

云散尽,秋空碧,玉钩悬。洗耳时听三弄、等团圆。

(0)

望海潮

露零金井,尘清玉宇,双蓂呈瑞新秋。

佳气郁葱,祥烟缭绕,玉门初诞风流。宾客竞回眸。

庆虎头食肉,燕颔封侯。

骨相非凡,便宜谈笑上瀛洲。青衫莫欢淹留。

有儿孙兰玉,不负箕裘。

莲幕向来,花城今日,不妨小试良筹。名姓在金瓯。

看佩珂鸣玉,促侍宸旒。

直待功成名遂,归作赤松游。

(0)

浣溪沙

习习轻风破海棠。秋千移影上回廊。

昼长蝴蝶为谁忙。

度柳早莺分暖绿,过花小燕带春香。

满庭芳草又斜阳。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