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去莺来昏又晓,劳生莫负心期。
菊花何必待开时。十分浮玉蚁,一拍贯珠词。
少借笔端烟雨力,不须露染风披。
芳心微露定因谁。风流今太傅,萧洒古东篱。
燕去莺来昏又晓,劳生莫负心期。
菊花何必待开时。十分浮玉蚁,一拍贯珠词。
少借笔端烟雨力,不须露染风披。
芳心微露定因谁。风流今太傅,萧洒古东篱。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词人李弥逊所作,名为《临江仙·次韵富季申九月菊未开》。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描绘秋夜思绪和文学创作心境的作品。
诗中“燕去莺来昏又晓”一句,通过燕子的飞去与莺的到来,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日夜更替之快。紧接着,“劳生莫负心期”表达了对生命中的承诺和期待不能辜负的心情。
“菊花何必待开时”这句,则是说不必等到菊花盛开的时候,才去品味生活的美好,暗示着作者对于及时行乐、珍惜眼前人的态度。
接下来的“十分浮玉蚁,一拍贯珠词”则描绘了文学创作的场景。这里,“浮玉蚁”形象地表达了一字一珠的精美文笔,而“一拍贯珠词”则是说文字流畅,像珠子一样串联起来,显示出作者对文学技艺的自信。
“少借笔端烟雨力,不须露染风披”这两句,则是在讨论文学创作时不需要过多地借用前人的成就,也无需追求外在的装饰和炫耀。这里,“烟雨力”指的是文学作品中那种细腻、深远的情感力量,而“露染风披”则是说不需要外界的点缀与修饰。
最后,“芳心微露定因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柔情和对所思之人的隐晦倾诉。而“风流今太傅,萧洒古东篱”则是在谈论文学史上的影响力,其中“风流”指的是文人的气质,“今太傅”可能是指某位当代的文学大家,而“萧洒古东篱”则是说古代的文学作品犹如古老的篱笆,仍然散发出迷人的韵味。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夜晚思绪、生活态度和文学创作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作者李弥逊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