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狮子林,宛在金阊有。
一溪与一峰,位置倪翁手。
我昨涉其藩,安能契授受。
已觉净诸品,外物不足垢。
邮卷重题辞,尚闻竹籁吼。
谁知狮子林,宛在金阊有。
一溪与一峰,位置倪翁手。
我昨涉其藩,安能契授受。
已觉净诸品,外物不足垢。
邮卷重题辞,尚闻竹籁吼。
这首诗由清朝的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题倪瓒狮子林图叠旧作韵》。诗中描绘了对倪瓒所绘狮子林图的欣赏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首句“谁知狮子林,宛在金阊有”以疑问的语气引出主题,指出狮子林虽不在传统认知中的地点,却仿佛在金阊这一区域得以再现。接着“一溪与一峰,位置倪翁手”赞美了倪瓒巧妙地将山水布局于画中,仿佛亲自操刀,使得画面生动而自然。
“我昨涉其藩,安能契授受”表达了诗人亲自探访过狮子林后,对倪瓒作品的理解与共鸣。通过“已觉净诸品,外物不足垢”一句,诗人抒发了自己在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心境转变,认为内心已被净化,外界事物不再能带来污垢或困扰。
最后,“邮卷重题辞,尚闻竹籁吼”则暗示了诗人不仅在画作上留下了自己的题辞,还仿佛能听到竹林中风声的回响,进一步强化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狮子林图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乾隆皇帝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对艺术作品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其对宁静与和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