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府乘骢旧有名,今秋偶尔会蛮荆。
虹霓气接风云气,珠玉声随咳唾声。
万里山川劳跋历,诸蕃部落待澄清。
愧予无补虚持节,赖有丹心老更明。
宪府乘骢旧有名,今秋偶尔会蛮荆。
虹霓气接风云气,珠玉声随咳唾声。
万里山川劳跋历,诸蕃部落待澄清。
愧予无补虚持节,赖有丹心老更明。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的《次王侍御韵》。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王侍御在秋季相聚于蛮荆之地的情景,以及对友人的赞美和对自己能力的谦逊自省。
首联“宪府乘骢旧有名,今秋偶尔会蛮荆”,诗人以“乘骢”这一古代官吏出行的象征,表达了自己在宪府任职的过往荣誉,同时也点明了这次相聚的偶然性,地点则位于蛮荆之地,即今天的湖北、湖南一带。
颔联“虹霓气接风云气,珠玉声随咳唾声”,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友人之间的交流比作虹霓与风云的交汇,珠玉般的言语从友人口中自然流出,形象地描绘了两人交谈时的和谐与默契。
颈联“万里山川劳跋历,诸蕃部落待澄清”,诗人以“万里山川”、“跋历”等词,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遥远,同时表达了对友人所管辖的众多部落期待其治理清明的心愿。
尾联“愧予无补虚持节,赖有丹心老更明”,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己能力的谦虚与自省,虽然感到自己可能无法真正为国家做出贡献,但仍有坚定的爱国之心,即使年岁已高,这份赤诚之心依然明亮。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也展现了其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和忠诚。
君不见智人求心不求佛,诸法寂灭即贪淫。
爱欲贪淫从心起,我亦徵心于无心。
若也求心复不得,自然无处起贪淫。
贪淫无起亦无灭,颠倒非浅亦非深。
又亦不得非贪欲,无得不得妙难寻。
三毒性中恒如此,具足常同坚固林。
馀事贪淫为佛事,更无三毒横相侵。
若求出离还沉没,分别出没还复沈。
诸佛善得于三毒,众生虚妄不能任。
我亦勤修三毒性,更不愿求诸佛心。
行路难,路难心中本无物。
无物即是净菩提,无见心中常见佛。
檐雪日高晴滴雨,野烟风定暖生云。
朝退几少閒,虚斋坐斐榻。
雨师奏其能,烦暑清六合。
尘嚣此焉浣,祈岁予心惬。
蕉窗绿荫稠,岂用文绮杂。
人鲜俗虑对,境有清景答。
潇洒靡不宜,此际兴无乏。
目谋足空濛,耳观犹飒沓。
檐溜与溪烟,远近一时纳。
问我何所营,书史堪涉猎。
不似夏初时,殷忧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