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垂雨露万方同,冠带南归喜气浓。
溪渡槟榔和水暗,林穿荔子遍山红。
到家定有诗书在,对客宁教酒盏空。
珍重高年崇礼让,七闽自古尚儒风。
天垂雨露万方同,冠带南归喜气浓。
溪渡槟榔和水暗,林穿荔子遍山红。
到家定有诗书在,对客宁教酒盏空。
珍重高年崇礼让,七闽自古尚儒风。
这首诗描绘了友人归乡的场景,洋溢着浓厚的喜悦氛围。诗人薛瑄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归乡之人与家乡的和谐交融,以及闽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联“天垂雨露万方同,冠带南归喜气浓”,开篇即点明了友人归乡的背景,天降甘霖,如同普照四方的恩泽,而友人南归,带来了满溢的喜悦之情。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了友人归乡带来的祥和与幸福。
颔联“溪渡槟榔和水暗,林穿荔子遍山红”,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归途中的景色。溪流边,槟榔树与水流相映成趣,暗含生机与活力;山林间,荔枝挂满枝头,一片火红,象征着丰收与繁荣。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幅生动的归乡图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色彩。
颈联“到家定有诗书在,对客宁教酒盏空”,转而表达对友人归家后生活状态的期待。诗人想象友人回到家中,定然有丰富的书籍陪伴,闲暇时与客人对坐,酒杯不空,言谈间充满文化与乐趣。这一联既是对友人精神世界的赞美,也是对闽地崇尚文化的肯定。
尾联“珍重高年崇礼让,七闽自古尚儒风”,最后点明了闽地的特色与传统。诗人提醒友人要尊重长者,推崇礼让之风,这是闽地自古以来的文化传承。这一联不仅是对友人的嘱托,也是对闽地文化的高度赞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友人归乡的喜悦,以及对闽地文化传统的赞美,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妻孥昔居城,我淹江上庐。
妻孥来江上,我去城北居。
城北何所事,二生喜从余。
既爱童子真,且得人事疏。
长夏北窗竹,风吹几上书。
坐看墙外帆,树中去徐徐。
中情苟无系,触物皆有余。
今兹对佳节,秋风秋月初。
香稻感我鼻,归食江上鱼。
小女解思父,一见当何如。
吾族在宋代,轮翮称名门。
颇执仕韩节,终元无显人。
大明既中天,稍稍登缙绅。
迨兹三百年,奕叶被国恩。
小子最不才,暮忝观国宾。
迨兹祚中绝,空伤嫠妇魂。
五人下农禄,四叶太平民。
祈死非吾分,偷生愧此身。
悠悠盖棺意,欲与楚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