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见庭石,岂知经夏眠。
不能资药价,空自作苔钱。
翠忆蓝光底,青思瀑影边。
岩僧应笑我,细碎种阶前。
病起见庭石,岂知经夏眠。
不能资药价,空自作苔钱。
翠忆蓝光底,青思瀑影边。
岩僧应笑我,细碎种阶前。
这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自然哲思的诗。首句“病起见庭石,岂知经夏眠”描绘了诗人在病愈后走出家门,看到了庭院中的石头,这些石头静静地躺在地上,就像是在享受着夏日的午睡。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细腻观察,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界生命力的感悟。
接着,“不能资药价,空自作苔钱”表达了诗人在病中无法出门采药,只能眼看庭石被苔藓覆盖,形同积累的财富。这两句不仅描写了景象,也流露出诗人对健康与疾病、生命力与物质价值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再下来,“翠忆蓝光底,青思瀑影边”中的“翠忆”和“青思”都是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怀念。绿色是大自然生机勃勃的象征,而蓝色的光线与青色的水流,则让人联想到清澈见底的溪流或湖泊,诗人的心灵在这些自然之美中得到滋润。
最后,“岩僧应笑我,细碎种阶前”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一位隐居于山中的僧侣看到诗人这种对自然的小小关注和精心培育,也许会不由自主地露出了微笑。这不仅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赞美,也暗示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契合。
整首诗通过对庭院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病愈后的喜悦心情以及他对于生命、自然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我游东村冲暮烟,断桥流水鸣溅溅。
欲寻梅花作一笑,数枝忽到拄杖边。
高标元合著山泽,绝艳岂复施丹铅。
定知曾授餐玉法,不尔恐是凌波仙。
锦江赋诗忽万里,蓬山把酒今三年。
相逢风味宛如昨,人生何者非前缘。
颇思取醉极清赏,杖头幸有百许钱。
但判插破乌纱帽,莫记吹落黄金船。
大梁二月杏花开,锦衣公子乘传来。
桐阴满地扫不得,金辔玲珑上源驿。
上源驿中搥画鼓,汉使作客谁作主。
舞女不记宣和妆,庐儿尽能女真语。
书来寄我宴时诗,归鬓知添几缕丝。
有志未须深感慨,筑城会据拂云祠。
嗟我客上都,忽已见暮春。
骑马出闇门,眯眼吹红尘。
西湖商贾区,山僧多市人。
谁令污泉石,只合加冠巾。
黄冠更可憎,状与屠沽邻。
齁齁酒肉气,吾辈何由亲。
少须一鬨散,境寂鸥自驯。
举手邀素月,移舟采青蘋。
钟从南山来,殷殷浮烟津。
鹤发隐者欤,长歌收钓缗。
畏冷不竟夕,恨此老病身。
明发复扰扰,吾诗其绝麟。
烈士生不遇,栖栖为旅人。
英魂死不没,凛凛为明神。
明神受帝命,庙食福我民。
牲酒何足言,压抑姑少伸。
火旱千里赤,与人下雷雨。
洚水不反壑,谈笑出平土。
善人锡之福,奸伪亦击汝。
岂若世上人,吞声气如缕。
黄茆持覆屋,溪石运作垣。
桑麻有馀地,家家养龙孙。
春雷初起蛰,切玉供盘餐。
一朝解风箨,叆叇苍云屯。
我来倚拄杖,恐是辟疆园。
千亩倘可致,封君何足言。
我欲游蓬壶,安得身插羽。
我欲隐嵩华,叹息非吾土。
会稽多名山,开迹自往古。
岂惟颂刻秦,乃有庙祀禹。
山形舞鸾凤,泉脉流湩乳。
家家富水竹,处处生兰杜。
方舟泛曹娥,健席拂天姥。
朱楼入烟霄,白塔临云雨。
修梁看龙化,遗箭遣鹤取。
茶荈可作经,杨梅亦著谱。
湖莼山蕨辈,一一难遽数。
终年游不厌,冰玉生肺腑。
诵诗有樵童,乞字到俚妪。
况复青青衿,盛不减邹鲁。
古诗三千篇,安知阙吴楚。
土风聊补亡,吾言岂夸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