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游东村冲暮烟,断桥流水鸣溅溅。
欲寻梅花作一笑,数枝忽到拄杖边。
高标元合著山泽,绝艳岂复施丹铅。
定知曾授餐玉法,不尔恐是凌波仙。
锦江赋诗忽万里,蓬山把酒今三年。
相逢风味宛如昨,人生何者非前缘。
颇思取醉极清赏,杖头幸有百许钱。
但判插破乌纱帽,莫记吹落黄金船。
我游东村冲暮烟,断桥流水鸣溅溅。
欲寻梅花作一笑,数枝忽到拄杖边。
高标元合著山泽,绝艳岂复施丹铅。
定知曾授餐玉法,不尔恐是凌波仙。
锦江赋诗忽万里,蓬山把酒今三年。
相逢风味宛如昨,人生何者非前缘。
颇思取醉极清赏,杖头幸有百许钱。
但判插破乌纱帽,莫记吹落黄金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探梅》,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游历东村,邂逅梅花的情景。首句“我游东村冲暮烟”展现了诗人行踪的悠闲与环境的朦胧,"断桥流水鸣溅溅"则以流水声衬托出静谧的氛围。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期待能一睹其芳华,“欲寻梅花作一笑”。
诗人认为梅花的高洁品性本应属于山野,无需人工修饰,“高标元合著山泽,绝艳岂复施丹铅”,赞美了梅花的自然之美。他推测这梅花可能曾受过仙人般的滋养,“定知曾授餐玉法”,暗示梅花的超凡气质。诗人回忆起过去在锦江赋诗和蓬山把酒的日子,感叹时光荏苒,“锦江赋诗忽万里,蓬山把酒今三年”。
诗人感慨与梅花的重逢仿佛昨日,认为他们的缘分深厚,“相逢风味宛如昨”。他渴望借酒助兴,欣赏这清雅之景,“颇思取醉极清赏”,手中仅有的些许钱财也足以满足他的兴致。最后两句“但判插破乌纱帽,莫记吹落黄金船”,表达诗人放开心态,尽情享受眼前的美好,哪怕只是摘下帽子,也不必在意世俗的繁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探梅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出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水满池塘叶满枝,曲廊危榭惬幽期。
风和海燕分泥处,日永吴蚕上簇时。
闲理阮咸寻旧谱,细倾白堕赋新诗。
从来夏浅胜春日,儿女纷纷岂得知。
老去时时病,春来日日阴。
文书有期会,山水负登临。
倦客风埃眼,孤臣狗马心。
馀寒欺短褐,莫惜酒杯深。
畴昔诗囊未破悭,琼瑰益自倍枵然。
才华甘落诸公后,诚实徒居野老前。
腊雪晚成春雪早,梅花静对雪花妍。
从今长作丰登瑞,廪庾家家赡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