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生不遇,栖栖为旅人。
英魂死不没,凛凛为明神。
明神受帝命,庙食福我民。
牲酒何足言,压抑姑少伸。
火旱千里赤,与人下雷雨。
洚水不反壑,谈笑出平土。
善人锡之福,奸伪亦击汝。
岂若世上人,吞声气如缕。
烈士生不遇,栖栖为旅人。
英魂死不没,凛凛为明神。
明神受帝命,庙食福我民。
牲酒何足言,压抑姑少伸。
火旱千里赤,与人下雷雨。
洚水不反壑,谈笑出平土。
善人锡之福,奸伪亦击汝。
岂若世上人,吞声气如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过张王行庙》,表达了对英雄烈士的敬仰和对他们不幸遭遇的感慨。首句“烈士生不遇,栖栖为旅人”描绘了烈士生前的坎坷命运,如同漂泊的旅人,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和重用。接着,“英魂死不没,凛凛为明神”赞美烈士死后的精神不朽,成为人们心中的守护神。
“明神受帝命,庙食福我民”进一步强调烈士的神格化,他们接受天命,庇佑百姓。然而,“牲酒何足言,压抑姑少伸”表达对烈士未能在生前得到公正对待的遗憾,认为祭祀的供品不足以表达人们的敬意,应该更多地释放他们的精神力量。
后两句“火旱千里赤,与人下雷雨。洚水不反壑,谈笑出平土”运用象征手法,说烈士的力量能驱散自然灾害,显示出他们的威猛和无所不能。最后,“善人锡之福,奸伪亦击汝”表明无论是善良的人还是邪恶的人都会受到烈士的影响,而“岂若世上人,吞声气如缕”则揭示出世人的无奈和对烈士境遇的同情,感叹他们生前的无声抗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烈士的崇敬,也是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展现了陆游鲜明的历史人文关怀。
梅花骨相本通仙,何况苔枝缀玉鸾。
如著官袍更潇洒,不应将作女人看。
我来盛山郡,从公岁及期。
公之字鳏寡,乳保于婴儿。
公去再改岁,所去尤见思。
至今盛山民,敬奉卢公祠。
借留既不遂,涪江移州麾。
两地虽少异,所爱则均施。
去秋少城役,与公同试闱。
把臂道畴昔,耿耿青灯期。
对床风雨夜,夜语惊闻鸡。
日有文字乐,唱酬多新诗。
讫事遍游览,扁舟更同归。
涪陵五日留,民物何熙熙。
道中行歌者,拍手童稚嬉。
终岁闾里间,不闻吏卒追。
皆曰贤太守,父母其忍欺。
政成多休暇,百废举无遗。
美哉轮奂新,有堂崇故基。
名堂形至意,爱民真天资。
同时王别驾,誉处出一辞。
醉馀书榜字,银钩照江湄。
有客涪陵来,称颂世所稀。
坐想觞咏乐,形留而神驰。
愿同邹湛辈,记名千载垂。
惟公甚盛德,岂待于发挥。
当闻卜式语,治民适其宜。
辟如牧羊者,败群当去之。
雪霜与雨露,天以成四时。
威克与刚克,要不伤于慈。
公蕴经纶妙,未易坐井窥。
因诗赞一二,以诏来者知。
《爱民堂为涪陵卢使君题》【宋·沈继祖】我来盛山郡,从公岁及期。公之字鳏寡,乳保于婴儿。公去再改岁,所去尤见思。至今盛山民,敬奉卢公祠。借留既不遂,涪江移州麾。两地虽少异,所爱则均施。去秋少城役,与公同试闱。把臂道畴昔,耿耿青灯期。对床风雨夜,夜语惊闻鸡。日有文字乐,唱酬多新诗。讫事遍游览,扁舟更同归。涪陵五日留,民物何熙熙。道中行歌者,拍手童稚嬉。终岁闾里间,不闻吏卒追。皆曰贤太守,父母其忍欺。政成多休暇,百废举无遗。美哉轮奂新,有堂崇故基。名堂形至意,爱民真天资。同时王别驾,誉处出一辞。醉馀书榜字,银钩照江湄。有客涪陵来,称颂世所稀。坐想觞咏乐,形留而神驰。愿同邹湛辈,记名千载垂。惟公甚盛德,岂待于发挥。当闻卜式语,治民适其宜。辟如牧羊者,败群当去之。雪霜与雨露,天以成四时。威克与刚克,要不伤于慈。公蕴经纶妙,未易坐井窥。因诗赞一二,以诏来者知。
https://shici.929r.com/shici/PmKISbsvk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