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院本出宣和,纨扇金砧敛怨蛾。
艮岳秋声大相似,凄凉五国兆无讹。
尔时院本出宣和,纨扇金砧敛怨蛾。
艮岳秋声大相似,凄凉五国兆无讹。
此诗描绘了一幅宋代宫廷秋日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哀怨与凄凉。首句“尔时院本出宣和”点明了创作背景,即在宋徽宗时期,宫廷艺术达到了鼎盛,院本(宫廷戏剧)盛行。接下来,“纨扇金砧敛怨蛾”一句,以纨扇和金砧两个意象,生动地刻画了宫女们在秋风中敛眉愁容的情态,暗示了她们内心的哀怨。
“艮岳秋声大相似”中的“艮岳”是宋徽宗营造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此处借以象征宫廷的繁华与奢华。通过将宫廷秋声与艮岳的景象相联系,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宫廷生活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和谐与相似,同时也暗含了繁华背后的空虚与寂寥。
最后一句“凄凉五国兆无讹”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暗示了宫廷的衰败与末路。五国在此处可能是指历史上因宫廷纷争而引发的国家动荡,诗人以此来预示宫廷的未来命运,充满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与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秋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历史命运的深邃洞察。
日夜潮声送是非,一回登眺一忘机。
怜师好事无人见,不把兰芽染褐衣。
我来淮阴城,千江万山无不经。
山青水碧千万丈,奇峰急派何纵横。
又闻九华山,山顶连青冥。
太白有逸韵,使我西南行。
一步一攀策,前行正鸡鸣。
阴云冉冉忽飞起,千里万里危峥嵘。
譬如天之有日蚀,使我昏沈犹不明。
人家敲镜救不得,光阴却属贪狼星。
恨亦不能通,言亦不足听。
长鞭挥马出门去,是以九华为不平。
吾观天地图,世界亦可小。
落落大海中,飘浮数洲岛。
贤愚与蚁虱,一种同草草。
地脉日夜流,天衣有时扫。
东山谒居士,了我生死道。
目见难噬脐,心通可亲脑。
轩皇竟磨灭,周孔亦衰老。
永谢当时人,吾将宝非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