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观天地图,世界亦可小。
落落大海中,飘浮数洲岛。
贤愚与蚁虱,一种同草草。
地脉日夜流,天衣有时扫。
东山谒居士,了我生死道。
目见难噬脐,心通可亲脑。
轩皇竟磨灭,周孔亦衰老。
永谢当时人,吾将宝非宝。
吾观天地图,世界亦可小。
落落大海中,飘浮数洲岛。
贤愚与蚁虱,一种同草草。
地脉日夜流,天衣有时扫。
东山谒居士,了我生死道。
目见难噬脐,心通可亲脑。
轩皇竟磨灭,周孔亦衰老。
永谢当时人,吾将宝非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通过观赏天地图而引发的哲理思考。开篇“吾观天地图,世界亦可小”表达了诗人通过对宇宙的大视角观看,感受到个人的渺小和世界的宽广。接着“落落大海中,飘浮数洲岛”则是从宏大的自然景观出发,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
“贤愚与蚁虱,一种同草草”这一句,则将人世间的智愚高低和微小的昆虫放在一起比较,指出了万物平等,无贵无贱。"地脉日夜流,天衣有时扫"则是自然界变化不息的写照,同时也隐含了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哲理。
“东山谒居士,了我生死道”这一句,诗人通过与高人对话,得到了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深刻理解。而"目见难噬脐,心通可亲脑"则是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直接触及灵魂深处的交流方式。
“轩皇竟磨灭,周孔亦衰老”这一句,则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看到了连帝王和圣贤都无法逃脱时间的侵蚀。"永谢当时人,吾将宝非宝"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物质财富和世俗价值观的超然,认为真正的宝贵不是外在的荣华富贵。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通过对宇宙万物的观察,诗人达到了对于生命意义和个人价值的一种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