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伤心处,谁能上此楼。
林烟迷蜀道,帆影识吴舟。
砚北人何在,江南草又秋。
茱萸空到手,欲插泪先流。
满眼伤心处,谁能上此楼。
林烟迷蜀道,帆影识吴舟。
砚北人何在,江南草又秋。
茱萸空到手,欲插泪先流。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袁中道所作的《九日登中郎沙市宅上三层楼》。诗人站在高楼之上,满目所见皆是令人心伤之景。林烟弥漫,遮蔽了原本通往蜀地的道路,暗示着远方的亲友或故土的迷茫与遥远。江面上的帆影,虽然辨识出那是来自吴地的船只,却也勾起了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
诗人进一步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砚北人何在",表达了对那些在北方(砚北)的朋友的关切,他们此刻又在哪里呢?同时,江南的草木又已到了秋天,这更增添了季节的萧瑟和诗人内心的凄凉。
最后,诗人手中握着茱萸,本是重阳节用来避邪祈福的象征,但此刻却只能空自感慨,因为睹物思人,想到要插茱萸的人已经不在,心中悲痛难以言表,泪水先于插茱萸的动作而流下。
整首诗通过描绘眼前景象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登高怀人的愁绪,情感深沉而感人。
灵峰七十二,一一相为通。
峰下结竹龙,云中响楠虫。
相接梁柱飞,各显班倕工。
触首入云清,下界犹丹空。
木难饰阶砌,璠玙雕房栊。
阿阁栖凤凰,仙阙标芙蓉。
金蕙落萧萧,石梁翼飞虹。
珍木集丹地,扶疏罗修桐。
修桐碧玉柯,春阳发萌茸。
紫茎光陆离,绿叶纷青葱。
爱此饮飧食,驻颜游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