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茅为屋竹为椽,屋上青山屋下泉。
半掩柴门人不见,老牛将犊伴篱眠。
编茅为屋竹为椽,屋上青山屋下泉。
半掩柴门人不见,老牛将犊伴篱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牧笛的生活情景。开头两句“编茅为屋竹为椽,屋上青山屋下泉”塑造了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居所,茅草搭建的房子,竹子做成的椽木,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隐逸生活。房屋周围是连绵的青山,而屋下则有清澈的泉水,营造出一种宁静与自然交融的意境。
第三句“半掩柴门人不见”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疏离和回避。柴门半掩,意味着一个隐蔽而又自在的生活状态,没有多余的人迹,只有自然的声音陪伴。
最后一句“老牛将犊伴篱眠”描绘了一幅农家景象。老牛拉着犁耙躺在围栏旁边休息,显现出一种安详与满足的情态,也是对田园生活的一种赞美。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平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远离尘世喧嚣的渴望。
凉风北起,高雁南翻。叶浮楚水,草折梁园。
凄凉霜野,惆怅晨鹍。云轻寒树,日丽秋原。
三金广设,六羽高陈。寒英始献,凉酎初醇。
靡靡神襟,锵锵群彦。思媚储猷,洽和奉宴。
恩畅兰席,欢同桂殿。景遽乐推,临风以眷。
丽景天枝,位非德举。任伍辰阶,祚均河楚。
负岳未胜,瞻云难侣。望古兴惕,心焉载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