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酉夏五月本师天老人二诗送澹西堂下海幢兼寄示无次韵恭和·其二》
《己酉夏五月本师天老人二诗送澹西堂下海幢兼寄示无次韵恭和·其二》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楚璞无因惹刖愁,眼穿层縠笑神州。

能言此道霜消鬓,不见閒时月满楼。

泥絮岂堪支古调,云林何用梦沧洲。

三岩松柏年年绿,一任流澌滑石头。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名为《己酉夏五月本师天老人二诗送澹西堂下海幢兼寄示无次韵恭和(其二)》。诗中蕴含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

首句“楚璞无因惹刖愁”,以楚国的璞玉比喻诗人自己,表达了对才华被埋没的无奈与哀愁。接着“眼穿层縠笑神州”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讽刺与嘲笑,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态度。

“能言此道霜消鬓,不见閒时月满楼”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赞美了诗人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即使岁月如霜,白发苍苍,也能畅谈理想;另一方面则感叹于时光流逝,闲暇之时,月光虽满,却难以寻觅知音。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泥絮岂堪支古调,云林何用梦沧洲”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泥絮”自喻,表明自己不为世俗所累,不屑于随波逐流;同时,以“云林”象征理想的境界,表达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然而,“梦沧洲”又暗示了这种理想状态的虚幻与难以实现,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三岩松柏年年绿,一任流澌滑石头”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结尾,寓意深远。松柏常青,象征着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而“流澌滑石头”则暗示了世事变迁,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这两句诗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短暂与永恒的辩证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理想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感悟和哲学思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寄蘧觉先生

云山隔断故人疏,闻道新生三凤雏。

老我只添头上雪,凄凉光景不堪书。

(0)

贺新郎·其二清浪轩送春

碧浪摇春渚。浸虚檐、蒲萄滉漾,翠绡掀舞。

委曲经过台下路,载取落花东去。

问花亦、漂流良苦。

花不能言应有恨,恨十分、都被春风误。

同此恨,有飞絮。人生聚散元无据。

尽凭阑、一尊相对,苹州春暮。

嫉色冲冲空怅望,泪尽世间儿女。

君不见、千金求赋。

飞燕婕妤今何在,看黏云、江影伤千古。

流不去,断魂处。

(0)

中秋黄池舟中独酌五首·其五

一年十二月华圆,何事今宵到处看。

春夏暖时无底白,雪霜凝处不胜寒。

酒肠缓放金樽倒,诗兴何妨玉漏残。

莫学时人贪酩酊,清光未澈已阑单。

(0)

挽黄循斋·其一

桂剩炉峰月,香飘字水春。

姓名天下客,抱负洛中人。

膴仕方三纪,徂年未六旬。

循斋馀售用,何必叹穷民。

(0)

江干览镜

千重滩浅身曾过,万顷湖深也去来。

平地雪中萧店宿,掀天浪里片帆开。

干戈鼎沸舟还失,炎暑甑蒸师正灾。

小艇随人偷入峡,笑开菱匣亦顽哉。

(0)

再和陈提举喜雨·其二

十万农租要纳王,望霓虽切雨何方。

桑林敬体皇心祷,云汉终歌国祚昌。

坐使里闾消叹息,幻成境界得清凉。

欲知千里人情共,盈袖新诗已可装。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