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云门松风阁》
《寄题云门松风阁》全文
明 / 释宗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何处听松风,金鸡山下阁。

夜凉月照窗,冷然满幽壑。

如卧江上楼,梦觉海涛作。

疑行洞庭野,两耳钧天乐。

溪翁闻性空,妙触了无著。

野马从鼓漂,太虚自寥廓。

缅怀师友情,抚卷翻不乐。

人亡阁亦非,题诗付冥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刻感悟。诗中“何处听松风,金鸡山下阁”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氛围,仿佛读者已置身于金鸡山下的松风阁中。接下来,“夜凉月照窗,冷然满幽壑”两句,通过夜色、月光和山谷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宁静与清冷的环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清凉之感。

“如卧江上楼,梦觉海涛作”则将读者的想象引向更广阔的天地,仿佛在江边的楼上沉睡,醒来时听见海浪拍打的声音,暗示着内心的波澜与外界的广阔相融合。接着,“疑行洞庭野,两耳钧天乐”两句,诗人似乎在想象自己穿越洞庭湖的辽阔之地,两耳所听到的是天地间和谐美妙的乐章,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与宇宙真理的向往和追求。

“溪翁闻性空,妙触了无著”中的“溪翁”可能象征着一位老僧或隐士,通过“性空”这一佛教术语,传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即一切皆空,万物无常。而“妙触了无著”则意味着在微妙的触碰中,心灵得到了解脱,不再被外物所束缚。

“野马从鼓漂,太虚自寥廓”则以“野马”(比喻游动的云气)随风飘荡,太虚(指宇宙虚空)自是辽阔无垠,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广阔与自由,以及人在其中的渺小与自在。

最后,“缅怀师友情,抚卷翻不乐。人亡阁亦非,题诗付冥漠。”表达了对逝去师友的怀念,以及面对人生无常的无奈与感慨。诗人在书卷中寻找慰藉,却难以摆脱内心的忧伤。结尾“人亡阁亦非,题诗付冥漠”,既是对逝去生命的哀悼,也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反思,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禅学思想的深刻领悟,以及对生命、宇宙、自我关系的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释宗泐
朝代:明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猜你喜欢

宿昭庆寺

山雨作秋气,虚堂生暮凉。

檐竹静摇翠,水花微有香。

心随云共定,机与鹭相忘。

坐久闻清磬,疏灯寂夜光。

(0)

陆治飞阁凭江图即用其韵

虚阁栖岩入云耸,危桥跨涧得蹊斜。

高人凭槛契真悟,一切浮名付浪花。

(0)

知春亭口号

春来万物尽皆知,何独知春四柱兹。

仁者谓仁无不可,乐其所乐有如斯。

(0)

丁云鹏天台刘阮图

络石缘林漱玉凉,远山紫逻更苍苍。

溪边列树云和静,洞口落英水亦香。

作记未应拟彭泽,成诗早见有曹唐。

浙东仙境依然在,可复双鬟待二郎。

(0)

游摄山栖霞寺用尹继善沈德潜倡和韵六首·其三

古人亦有言,枕流而漱石。

不可无此意,爱斯淙复峉。

悬崖仲璋琢,其佛四十尺。

松撑云态破,竹迸埒形坼。

盘挐互轇轕,如盖亦如帟。

可以谢栋梁,永此安岩壁。

峰回路转处,化身更千亿。

既不辨异同,谁更分主客。

渫泉得品外,盘陀聊憩息。

轩渠笑陆羽,未遇此真脉。

(0)

绿云楼

熙春新霁间轻阴,韶秀山姿畅好寻。

支遁寒泉才满听,宧光别墅又登临。

红梅翠竹天然绘,妙理清机不尽吟。

千顷绿云饼饵计,凭观惟是悦予心。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