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栖岩入云耸,危桥跨涧得蹊斜。
高人凭槛契真悟,一切浮名付浪花。
虚阁栖岩入云耸,危桥跨涧得蹊斜。
高人凭槛契真悟,一切浮名付浪花。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超脱的山水画卷。首句“虚阁栖岩入云耸”,以“虚阁”与“岩”相映衬,阁楼仿佛与山岩融为一体,直插云霄,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次句“危桥跨涧得蹊斜”,危桥横跨于山涧之上,路径曲折蜿蜒,既显出自然之险峻,也暗示了探寻真理之路的艰难与曲折。
接着,“高人凭槛契真悟”,诗人通过“高人”这一形象,表达了对追求真理、洞察宇宙奥秘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一切浮名付浪花”,则是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态度,将世间的一切虚名俗利比作随波逐流的浪花,强调了精神层面的追求远胜于物质的浮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敬畏之情。
长安交游者,贫富各有徒。
亲朋相过时,亦各有以娱。
陋室有文史,高门有笙竽。
何能辨荣悴,且欲分贤愚。
千峰对古寺,何异到西林。
幽罄蝉声下,闲窗竹翠阴。
诗人谢客兴,法侣远公心。
寂寂炉烟里,香花欲暮深。
兹山表东服,远近瞻其名。
合沓尽溟涨,浑浑连太清。
我来疑初伏,幽路无炎精。
流水出溪尽,覆萝摇风轻。
高深变气候,俯仰暮天晴。
入谷烟雨润,登崖云日明。
乾坤正含养,种植总滋荣。
草树皆秀色,雏麋乱新声。
攀岩挹桂髓,洞穴拾瑶英。
此地隐微径,何人得长生。
宿心尚葛许,弥愿栖蓬瀛。
太息宦名路,迟回忠孝情。
还丹昧远术,养素惭幽贞。
安得从此去,悠然升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