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
《山居》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山居只索任天真,无作无营自在身。

青叶髻呼雏弟子,白莲湖老惰耕人。

偶逢上座学观骨,免与东方难腐唇。

一笑蒙城门下土,几归沧海几飞尘。

(0)
鉴赏

这首《山居》诗,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作,通过描绘山中隐居生活的自由与宁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句“山居只索任天真”,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山中,以及他追求的是一种不受世俗约束、保持本真性情的生活态度。接着,“无作无营自在身”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生活状态的自由与无拘无束,诗人仿佛与世隔绝,过着一种超脱尘嚣的生活。

“青叶髻呼雏弟子,白莲湖老惰耕人”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山间田园生活的画面。青叶髻,可能是指山中孩童的发型,或是比喻山林间的生机勃勃;白莲湖,则象征着一片纯净、宁静的水域,而“老惰耕人”则形象地描绘了那些悠闲自得、不急功近利的农夫形象。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和谐与美好,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认同。

“偶逢上座学观骨,免与东方难腐唇”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高雅、深邃的对话和交流的渴望,同时也对那些浅薄、浮躁的人持有一种批判的态度。这里的“上座”可能指的是智者或有学识的人,“观骨”则是观察事物本质的意思,而“东方难腐唇”则可能是对那些言辞轻浮、缺乏深度的人的讽刺。

最后,“一笑蒙城门下土,几归沧海几飞尘”两句,以幽默而略带哲理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这里的“一笑”既是对过往生活的释然,也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淡然接受。“蒙城门下土”可能是指对过去岁月的回顾,“沧海”与“飞尘”则分别代表了广阔的世界与微不足道的存在,暗示了人生的无限可能性与渺小感。

整体而言,这首《山居》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自由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醉思仙·记华堂

记华堂。
对宝台绛蜡,红艳成行。
嚲乌云髻映,浅浅宫妆。
江梅媚,生嫩脸,莹素质、自有清香。
歌喉稳,按镂版缓拍,娇倚银床。
天外行云驻,轻尘暗落雕梁。
似晓莺历历,琼韵锵锵。
别来久,春将老,但梦里、也思量。
仗何人,细说与,为伊潘鬓成霜。

(0)

选冠子·细柳排空

细柳排空,高榆拥岸,乍觉楚天秋意。
凉随夜雨,望极长淮,孤馆漫成留滞。
天净无云,浪痕清影,窗户闲临烟水。
叹驱驰尘事,殊喜萧散,暂来闲适。
常念想、圣主垂衣,临朝北顾,泛遣聊宽忧寄。
輶轩载揽,虎节严持,谈笑挂帆千里。
凭仗皇威,滥陪枢筦,一语折冲遐裔。
待归来,瞻对龙颜,须知有喜。

(0)

杂诗二十七首

孤山不复访林逋,杖策东风踏碧芜。
九里苍云经晓径,四围碧玉照清湖。

(0)

春光好·十年不见春光好

十年不见春光好,胡人马齧长安草。
长安草尽人已空,宫馆园林迹如扫。
东都西洛暗兵尘,昼引狐狸上黄道。
长淮水浅吴山低,戍边时巡无已时。
无已时,萋萋草绿胡马肥。
濠城短小不蔽眼,况复琐屑游芳菲。
何当仗剑从神武,晴春甲马争光辉。

(0)

题扇二十四首

霏微梅雨暗林塘,润逼琴丝草木香。
卷箔钩帘无一事,篆烟终日伴清凉。

(0)

有所思二首

有所思,藐何许,乃在洞庭之阳,潇湘之浦。
我欲访之限重阴。
水有吞舟之巨鱼兮,山有食人之猛虎。
有所思,藐何许,沉沉静夜愁风雨。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