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残膏到晓明,五更霜里万千情。
依稀梦得迟之句,红映楼台绿映城。
一尺残膏到晓明,五更霜里万千情。
依稀梦得迟之句,红映楼台绿映城。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微光初照,霜华满地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首句“一尺残膏到晓明”以“残膏”比喻夜色渐退、晨光初现的状态,形象生动;“五更霜里万千情”则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静谧与深沉,霜花覆盖大地,每一处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后两句“依稀梦得迟之句,红映楼台绿映城”将梦境与现实交织,红日初升,映照着楼台,绿意盎然,装点着城市,营造出一种既虚幻又真实的美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汉家飞楼凌紫烟,盘空复道云相连。
箫《韶》一声落九天,綵凤惊起双联翩。
离宫三十六台馆,百花丛里迂游辇。
柳色初迷太液池,莺声正绕宜春苑。
美人如花舞娉婷,手调朱弦弹玉筝。
内庭曲宴仙乐鸣,歌曲共和升平行。
六龙时巡出龙城,还过崆峒寻广成。
王母酌以瑶池九酝之霞觥。
三千綵女踏歌笑,他日随龙归紫清。
元明以降篆者少,五百年间谁压倒。
国朝惟有濠叟公,邓公完白称二老。
公书通神天下知,子孙安敢赞一辞。
岂无馀子称笔力,汗流籍湜神已疲。
此书当日寄我祖,我父受之赐我守。
煌煌真气扑眉宇,何况手泽为人后。
忆公作书必先酒,光绪之初我尚幼。
松醪满盎墨满斗,大笔如林插左右。
须眉如雪飞巨肘,一见惊喜不敢走。
三十年来云烟过,兼金一帧家家摩。
大江南北争搜罗,安得真迹如许多。
今对此书更悲泣,王祖装池王考笔。
王祖王考非人间,空窗开卷墨光湿,嗟嗟人兮人兮不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