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浪摇春渚。浸虚檐、蒲萄滉漾,翠绡掀舞。
委曲经过台下路,载取落花东去。
问花亦、漂流良苦。
花不能言应有恨,恨十分、都被春风误。
同此恨,有飞絮。人生聚散元无据。
尽凭阑、一尊相对,苹州春暮。
嫉色冲冲空怅望,泪尽世间儿女。
君不见、千金求赋。
飞燕婕妤今何在,看黏云、江影伤千古。
流不去,断魂处。
碧浪摇春渚。浸虚檐、蒲萄滉漾,翠绡掀舞。
委曲经过台下路,载取落花东去。
问花亦、漂流良苦。
花不能言应有恨,恨十分、都被春风误。
同此恨,有飞絮。人生聚散元无据。
尽凭阑、一尊相对,苹州春暮。
嫉色冲冲空怅望,泪尽世间儿女。
君不见、千金求赋。
飞燕婕妤今何在,看黏云、江影伤千古。
流不去,断魂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江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抒发了对逝去时光和无常世事的感慨。开篇“碧浪摇春渚”即设定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水边场景,而“浸虚檐、蒲萄滉漾,翠绡掀舞”则细腻地描写了水波荡漾中荷花的摇曳与鱼儿的戏耍,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
“委曲经过台下路,载取落花东去。”这一句通过行走的动作和对落花的收集,表现出诗人对于春天易逝的珍惜和怀念。接下来的“问花亦、漂流良苦。花不能言应有恨,恨十分、都被春风误。”则更深一层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光不肯留住的无奈与哀伤。
“同此恨,有飞絮。”这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自己的情感与飘散的花絮相联系,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伤。紧接着,“人生聚散元无据。”则是对生命中聚散无常的一种哲理性反思。
“尽凭阑、一尊相对,苹州春暮。”这一句通过描写诗人独自一人倚靠栏杆,与酒杯相对的孤寂场景,表达了对春天即将过去的无奈和悲凉。而“嫉色冲冲空怅望,泪尽世间儿女。”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无法复返的哀愁与泪水。
最后,“君不见、千金求赋。飞燕婕妤今何在,看黏云、江影伤千古。”通过历史上的美人飞燕和婕妤的比喻,表达了对过往美好事物无法追回的深切感慨。而“流不去,断魂处。”则是诗人的心灵在这种感慨中受到了深深的撞击,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愫。
整首诗通过对春景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于生命无常与美好事物易逝的深切理解。
谪居澹无事,何异老且休。
虽过靖节年,未失斜川游。
春江渌未波,人卧船自流。
我本无所适,泛泛随鸣鸥。
中流遇洑洄,舍舟步层丘。
有口可与饮,何必逢我俦。
过子诗似翁,我唱而辄酬。
未知陶彭泽,颇有此乐不。
问点尔何如,不与圣同忧。
问翁何所笑,不为由与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