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墨竹行》
《墨竹行》全文
明 / 释宗泐   形式: 古风

平生不识云心子,墨妙通神有如此。

眼中何处修竹林,湘水边头烟雨里。

长林蔽亏天为阴,鹧鸪啼断江沉沉。

六月南风昼不热,人家住在丛篁深。

九疑山带苍梧野,翩翩帝子云中下。

凤鸾飞舞虬龙骧,羽葆鬖髾翠堪把。

我昔曾行赏溪曲,两岸波光漾寒绿。

万玉森森一径遥,溪口清阴到山麓。

今朝看图政自怜,画图身世俱茫然。

云心骨化丹阳土,吁嗟墨妙何人传。

(0)
鉴赏

此诗《墨竹行》由明代僧人释宗泐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墨竹画卷。诗中以“云心子”为引,巧妙地将墨竹与云雾相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墨竹在烟雨中的静谧之美,以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首句“平生不识云心子,墨妙通神有如此”,开篇即以“云心子”为题眼,暗示墨竹如同云中之物,飘渺而神秘,展现出墨竹的独特魅力。接着,“眼中何处修竹林,湘水边头烟雨里”两句,将读者引入一幅烟雨蒙蒙、竹影婆娑的画面,渲染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

“长林蔽亏天为阴,鹧鸪啼断江沉沉”描绘了竹林深处的幽静与神秘,鹧鸪的啼声在江面回荡,更添了几分诗意。接下来,“六月南风昼不热,人家住在丛篁深”则通过夏日的清凉与竹林人家的生活场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九疑山带苍梧野,翩翩帝子云中下”两句,将视线转向更为广阔的天地,九疑山与苍梧野的壮丽景色,与云中翩翩起舞的帝子形象相结合,赋予了诗歌以神话色彩。最后,“凤鸾飞舞虬龙骧,羽葆鬖髾翠堪把”描绘了凤凰、鸾鸟、虬龙等祥瑞之物的飞翔与舞蹈,以及翠绿的羽毛,增添了诗作的华美与生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墨竹的自然之美,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及宇宙万物的深刻感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自然景观的审美追求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释宗泐
朝代:明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猜你喜欢

游报恩寺

绿暗红稀日渐长,追游不觉到云房。

庭前密菊花铺锦,竹外娇莺语转簧。

把盏自能忘得失,围棋何必较低昂。

篮舆款曲归来晚,满路清风拂面凉。

(0)

摊破木兰花/木兰花·其一

南浦东风落暮潮。祓禊人归,相并兰桡。

回身昵语不胜娇。犹碍华灯,扇影频摇。

重泛青翰顿寂寥。魂断高城手漫招。

佳期应待鹊成桥。为问行云,谁伴朝朝。

(0)

罗敷歌/采桑子·其四罗敷歌

自怜楚客悲秋思,难写丝桐。目断书鸿。

平淡江山落照中。谁家水调声声怨,黄叶西风。

罨画桥东。十二玉楼空更空。

(0)

寄题浔阳周氏濂溪草堂

濂溪之水清,未足濯公缨。

平生抱苦节,成就此溪名。

长啸置符传,孤云归思轻。

溪头四壁居,溪下百亩耕。

量汲奉晨盥,课樵共夕烹。

希逢杖屦游,但听弦歌声。

为客剪三径,传家通一经。

双珠交照乘,合璧倍连城。

被褐有馀乐,问缣无隐情。

桂林两枝秀,借尔俗眼荣。

昔仰名父子,今推难弟兄。

不应文范裔,遽谓公惭卿。

如袭带砺封,毋为权利倾。

地实寝丘比,有力安得并。

勒诗高岸石,敢告后代生。

(0)

舟次金陵怀寄历阳王掾相

昨时江北望江南,把酒离愁已不堪。

今夜江南望江北,抵掌清谈安可得。

历湖白下非吾乡,官身俗眼禁人狂。

后日扁舟更西去,江北江南两何处。

(0)

对酒

白驹不可驻,尺璧非所珍。

独挹一樽酒,悲歌送徂春。

歌阑酒亦尽,回首迹已陈。

自笑十年仕,尚迷天下津。

岂无濯缨水,奈尔长路尘。

命也复何道,今人犹昔人。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