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陈提举喜雨·其二》
《再和陈提举喜雨·其二》全文
宋 / 阳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十万农租要纳王,望霓虽切雨何方。

桑林敬体皇心祷,云汉终歌国祚昌。

坐使里闾消叹息,幻成境界得清凉。

欲知千里人情共,盈袖新诗已可装。

(0)
注释
农租:农民应缴纳的税款。
王:指朝廷或君主。
望霓:期盼彩虹,象征好天气。
雨何方:哪里会有好天气。
桑林:种植桑树的田地,常与蚕丝生产相关。
皇心:皇帝的心愿或心意。
国祚:国家的福运或统治时期。
昌:繁荣昌盛。
坐使:因此导致。
里闾:乡村邻里。
消叹息:叹息不断。
幻成:幻想中变为。
境界:理想或想象中的情景。
得清凉:找到心灵上的宁静。
千里人情:千里之外的人们的感受。
盈袖:满袖子,这里比喻丰富或充满。
新诗:新的诗歌。
可装:足以表达。
翻译
农民需要缴纳十万租税给朝廷,尽管心中期盼好天气,但何处能寻?
在桑树林中,人们虔诚地祈祷皇帝的心意,祝愿国家繁荣昌盛。
这样的苛政使得乡间百姓只能哀叹,但幻想中却找到了片刻的安宁。
想要了解千里之外的人们感受,只需一封新诗,便足以传达这份心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收获的景象,通过对雨水的渴望和皇恩浩荡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康和农业丰收的期盼。

"十万农租要纳王,望霓虽切雨何方。" 这两句表明农民期待着丰收以缴纳税粮,但天气干旱,急切盼望着降雨的到来。

"桑林敬体皇心祷,云汉终歌国祚昌。"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皇帝宽仁政策的赞美和对国家长久繁荣的祝愿,通过桑树成荫、云彩绵长来比喻。

"坐使里闾消叹息,幻成境界得清凉。"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农村安静的环境中,感受着自然带来的清新和心灵的宁静。

"欲知千里人情共,盈袖新诗已可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了解远方人民的情怀,同时也自信自己的诗作已经充实,能够包含丰富的情感和内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福祉的关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情操。

作者介绍

阳枋
朝代:宋   字:正父   籍贯: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   生辰:1187-1267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猜你喜欢

题城张氏放鹤亭

曾见君家亭上碑,东望风月动闲思。
昔无卜筑如相待,今遂登临是不期。
万顷白云山缺处,一庭黄叶雨来时。
许昌应负重泉恨,当日阳春枉赋诗。

(0)

题海陵寓舍四首之四

千里家园安在哉,羁栖犹喜占池台。
酒非从事断年别,风是故人弥日来。
黄鸟绵蛮紫椹熟,白鸥瀺灂绿萍开。
颇知老子机心废,留得渠伊兴尽回。

(0)

题海陵寓舍四首之三

倒障开窗面曲池,尘襟初喜豁然披。
清风殊不去人远,明月端能与我期。
鼓吹青蛙聊自喜,歌讴白鸟渐相欺。
纷纷利害朝昏出,闭目忘言是住持。

(0)

题画卷後六言二首之二鸣琴召鹤图

结茅百尺荒台,杖藜一径莓苔。
谢绝鸡群老鹤,不应端为琴来。

(0)

晚泊三山怀古兼寄历阳明游

三山春水拍江流,六代余风扫地收。
破国龙骧复安在,赋诗宣城难与酬。
伤心远宦北宗老,满眼旧游南豫州。
寄声好住数君子,一别相忘风马牛。

(0)

雪後同吴达夫慎献玉登黄鹤楼

岁律峥嵘腊尽头,风吹朔雪到南州。
三湖簸荡鲛鼍恐,七泽迷漫狐兔愁。
狂客定回青雀舫,猎儿初试皂貂裘。
江楼伏槛迎新霁,群玉峰前练带流。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