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架轴三万,撑肠卷五千。
京都通百郡,溟渤汇群川。
深浅人随汲,东西意各便。
后生无复见,媚学谩跹跹。
插架轴三万,撑肠卷五千。
京都通百郡,溟渤汇群川。
深浅人随汲,东西意各便。
后生无复见,媚学谩跹跹。
这是一首表达怀念和哀悼之情的诗句,通过对古代工程壮观景象的描绘,来反映诗人对于逝去时光和历史伟业的追思。"插架轴三万,撑肠卷五千"一句,以宏大的数字描述了当年修建水利工程的浩大场面,这里的“插架轴”、“撑肠卷”指的是古代修筑河堰时所用的工具和方法,展现了古人智慧与力量。
接着,“京都通百郡,溟渤汇群川”进一步描绘出水利工程对整个京城乃至广大地区的重要性,这里的“京都”指的是当时的都城,通过水系的沟通,使得各个郡县都能受益。"深浅人随汲,东西意各便"则表明了这项工程如何满足人们生活和农业灌溉的需要,无论是深处还是浅处,都有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使用水源。
最后,“后生无复见,媚学谩跹跹”显示诗人对于那些已经逝去事物的怀念之情。这里的“后生”指的是晚辈,而“媚学谩跹跹”则是对当时流行的一种浮华不实的学习态度或言论的批评,表明诗人对于那些真正伟业和智慧的珍视,以及对空谈无益之学的鄙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水利工程壮丽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成就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真正智慧与贡献的重视,以及对于浮华学风的批判。
未勘银台契,先排浴殿关。
沃心因特召,承旨绝常班。
飐闪才人袖,呕鸦软举镮。
宫花低作帐,云从积成山。
密视枢机草,偷瞻咫尺颜。
恩垂天语近,对久漏声闲。
丹陛曾同立,金銮恨独攀。
笔无鸿业润,袍愧紫文殷。
河水通天上,瀛州接世间。
谪仙名籍在,何不重来还。
江春今日尽,程馆祖筵开。
我正南冠絷,君寻北路回。
谋身诚太拙,从宦苦无媒。
处困方明命,遭时不在才。
踰年长倚玉,连夜共衔杯。
涸溜沾濡沫,馀光照死灰。
行看鸿欲翥,敢惮酒相催。
拍逐飞觥绝,香随舞袖来。消梨抛五遍,娑葛?三台。
已许尊前倒,临风泪莫颓。
枕截文琼珠缀篇,野人酬赠壁州鞭。
用长时节君须策,泥醉风云我要眠。
歌眄彩霞临药灶,执陪仙仗引炉烟。
张骞却上知何日,随会归期在此年。
扁舟欲到泷口湍,春水湍泷上水难。
投竿来泊丹崖下,得与崖翁尽一欢。
丹崖之亭当石颠,破竹半山引寒泉。
泉流掩映在木杪,有若白鸟飞林间。
往往随风作雾雨,湿人巾履满庭前。
丹崖翁,爱丹崖,弃官几年崖下家。
儿孙棹船抱酒瓮,醉里长歌挥钓车。
吾将求退与翁游,学翁歌醉在鱼舟。
官吏随人往未得,却望丹崖惭复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