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羞草·其三》
《羞草·其三》全文
清 / 孙元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萱花自惜可忘忧,小草如何却解愁。

为语世人休怪诧,风情太甚要含羞。

(0)
鉴赏

这首诗以“羞草”为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植物人格化,赋予它们情感与思考能力。诗中通过“萱花”和“小草”的对比,探讨了情感表达与自我约束之间的关系。

首句“萱花自惜可忘忧”,以萱花自比,表达了萱花对自己能够忘却忧愁的自豪与自信。萱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忘忧,诗人借萱花之口,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次句“小草如何却解愁”,则以小草反衬,指出小草似乎也懂得忧愁,这种看似矛盾的设定,引发了读者对于情感表达多样性的思考。小草通常被视为弱小、平凡的存在,却能感受到忧愁,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类情感复杂性的隐喻。

后两句“为语世人休怪诧,风情太甚要含羞”,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与升华。诗人劝告世人不要对情感的表达感到惊讶或诧异,因为情感的表达是自然且必要的。同时,提醒人们在表达情感时应有所节制,避免过分的情感流露导致的尴尬或不必要的情况。这里,“风情太甚”既指情感表达过于热烈,也暗含了对社会规范与个人情感之间平衡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羞草”的形象,探讨了情感表达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个体在情感世界中的自我认知与社会适应。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也反映了其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孙元衡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颂古十七首·其十五

不是风兮不是幡,入泥入水与人看。

莫把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干。

(0)

偈颂二十首·其十三

水边林下道人行,念念无非是道情。

尽去西方寻净土,青莲华在淤泥生。

(0)

送权侍者游洞庭

七十二峰波面出,卢公去后石屏存。

高歌数曲游三日,图画又添僧一尊。

(0)

偈颂三十四首·其三十四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池荷叶叠青钱。

两彩一赛,其或未然。

竹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0)

偈颂十八首·其九

者个是百尺竿头,进一步则有象,退一步则无踪。

进退全机变,从衡振祖风。都在南山掌握中。

(0)

敬溪翁

揭翻古剡岸云开,峻发清机劈箭来。

裂转面皮乾剥剥,万山奔浪笑咍咍。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