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配无前古,传家有子贤。
四灵来荐瑞,一鹗已摩天。
蒿里迷长夜,悲笳惨暮烟。
萧萧原上路,犹想驾云軿。
贤配无前古,传家有子贤。
四灵来荐瑞,一鹗已摩天。
蒿里迷长夜,悲笳惨暮烟。
萧萧原上路,犹想驾云軿。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杨时所作,名为《席太君挽辞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是一篇悼念逝者的挽歌,其中融合了对逝者贤德的赞颂和个人哀伤的情感。
"贤配无前古,传家有子贤。" 这两句表达的是席太君的品行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其家族后代也有才能出众的人物继承了她的美德。
"四灵来荐瑞,一鹗已摩天。" "四灵"通常指的是龙、凤、麟、龟等吉祥之兽,"一鹗"则特指凤凰。在这里,诗人通过这些神异的动物来象征席太君的高贵和不凡,以及她所带来的吉瑞。
"蒿里迷长夜,悲笳惨暮烟。" 这两句写的是作者在夜深人静时对逝者的思念之情。"蒿里"是古代丧葬用的一种植物,常与哀悼联系在一起;"悲笳"则指的是哀伤的乐声,表达了诗人的深切哀痛。
"萧萧原上路,犹想驾云軿。" 这两句中,“萧萧”形容的是秋天草木凋零的声音,也隐含着悲凉的情绪;"犹想驾云軿"则表达了诗人想要追随逝者到天界的愿望,显示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席太君贤德和神异瑞兆的描写,以及个人哀伤的情感抒发,表现出了诗人对逝者极高的敬仰和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