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句都官倅建阳》
《送句都官倅建阳》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玉岭名都古越疆,监州今用上台郎。

溪山绝胜神仙宅,弦诵相闻礼义乡。

龙焙枪旗争早晚,刺桐花叶候灾穰。

朝廷恤远频颁诏,更倚贤能慰一方。

(0)
注释
玉岭:形容山岭如玉般美丽。
名都:著名的都市。
古越疆:古代越国的边界。
监州:古代官职,负责监察一州事务。
上台郎:高级官员。
溪山:清澈的溪流和山峦。
绝胜:极其优美。
神仙宅:宛如仙境的居所。
弦诵:琴瑟和书声。
礼义乡:注重礼仪的乡村。
龙焙:龙井茶的烘焙。
枪旗:茶叶包装上的标志。
争早晚:争夺早市或晚市。
刺桐花:一种观赏性植物,叶子大而美丽。
灾穰:丰收的象征,也可指丰饶。
朝廷:中央政府。
恤远:体恤远方。
频颁诏:频繁发布诏令。
贤能:有才能的人。
慰一方:安抚一方百姓。
翻译
玉岭名都古越疆,监州今用上台郎。
溪山绝胜神仙宅,弦诵相闻礼义乡。
龙焙枪旗争早晚,刺桐花叶候灾穰。
朝廷恤远频颁诏,更倚贤能慰一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所作的《送句都官倅建阳》。诗中,诗人以玉岭名都建阳为背景,描绘了古代越地的风貌。他赞赏建阳监州如今选用的官员来自上层,暗示其才能出众。诗人接着赞美溪山之美,认为这里如同神仙居所,弦歌诵读之声不绝于耳,体现出浓厚的礼仪教化氛围。

龙焙和刺桐花叶的细节,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龙焙可能是指建阳的茶叶制作,而刺桐花叶则可能象征着丰收和吉祥。朝廷对远方的建阳关怀备至,频繁发布诏令,表达了对地方治理的重视。最后,诗人寄予厚望,期待这些贤能官员能够带给建阳更多的安宁与福祉。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描绘了地方风情,又寓含了对官员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对边疆治理的关注和对人才的赞赏。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蒲中杂咏.南轩

璧月沉沉过女墙,时闻桂子落天香。

三山碧海无消息,双燕归飞秋色荒。

(0)

蒲中杂咏.面山堂

老去收身百战场,厌闻鼓吹奏西凉。

凭君剩把珠帘卷,要与青山共此觞。

(0)

蒲中杂咏.河山阁

干戈险阻恃河关,祸乱相寻一转丸。

千载太平归有道,牂牁青海尽衣冠。

(0)

山居次韵止老

衣巾翠湿阴阴竹,屐齿寒生步步云。

莫向清流还洗耳,世间言语不曾闻。

(0)

送张京与之宰解县

忆尝从事舜蒲州,把酒论文并俊游。

千古关河增义气,一时人物最风流。

飘零无复相从乐,潦倒难堪送别愁。

为我去寻山下路,疏云流水五峰秋。

(0)

登第示同年

氤氲和气凤城春,正是英豪得志辰。

雨露九重均造化,丹青千字富经纶。

古来将相皆由此,今见诗书不误人。

何处寒乡少年子,绿袍归拜北堂亲。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