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收身百战场,厌闻鼓吹奏西凉。
凭君剩把珠帘卷,要与青山共此觞。
老去收身百战场,厌闻鼓吹奏西凉。
凭君剩把珠帘卷,要与青山共此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鼎所作的《蒲中杂咏·面山堂》。通过“老去收身百战场,厌闻鼓吹奏西凉”,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年岁已高,经历了无数战场,对战争的鼓乐声感到厌倦,流露出一种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接着,“凭君剩把珠帘卷,要与青山共此觞”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通过卷起珠帘,与青山共享美酒,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亲近。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往经历的感慨,又有对当下生活的淡然态度,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的深刻领悟。
古冢狐,妖且老,化为妇人颜色好。
头变云鬟面变妆,大尾曳作长红裳。
徐徐行傍荒村路,日欲暮时人静处。
或歌或舞或悲啼,翠眉不举花颜低。
忽然一笑千万态,见者十人八九迷。
假色迷人犹若是,真色迷人应过此。
彼真此假俱迷人,人心恶假贵重真。
狐假女妖害犹浅,一朝一夕迷人眼。
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增溺人心。
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
君看为害浅深间,岂将假色同真色。
山上巴子城,山下巴江水。
中有穷独人,强名为刺史。
时时窃自哂,刺史岂如是。
仓粟喂家人,黄缣裹妻子。
莓苔翳冠带,雾雨霾楼雉。
衙鼓暮复朝,郡斋卧还起。
回头望南浦,亦在烟波里。
而我复何嗟,夫君犹滞此。
庐山多桂树,湓浦多修竹,东林寺有白莲华,皆植物之贞劲秀异者,虽宫囿省寺中,未必能尽有。
夫物以多为贱,故南方人不贵重之。
至有蒸爨其桂,剪弃其竹,白眼于莲花者。
予惜其不生于北土也,因赋三题以唁之。
十年常苦学,一上谬成名。
擢第未为贵,贺亲方始荣。
时辈六七人,送我出帝城。
轩车动行色,丝管举离声。
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
翩翩马蹄疾,春日归乡情。
不见诗酒客,卧来半月余。
合和新药草,寻检旧方书。
晚霁烟景度,早凉窗户虚。
雪生衰鬓久,秋入病心初。
卧簟蕲竹冷,风襟邛葛疏。
夜来身校健,小饮复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