氤氲和气凤城春,正是英豪得志辰。
雨露九重均造化,丹青千字富经纶。
古来将相皆由此,今见诗书不误人。
何处寒乡少年子,绿袍归拜北堂亲。
氤氲和气凤城春,正是英豪得志辰。
雨露九重均造化,丹青千字富经纶。
古来将相皆由此,今见诗书不误人。
何处寒乡少年子,绿袍归拜北堂亲。
此诗《登第示同年》由宋代诗人赵鼎所作,描绘了新科进士在春风得意时的喜悦与感慨。首句“氤氲和气凤城春”以春日的和煦之气象征京城的祥和氛围,暗喻新科进士在春天般的京城中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科举及第。
“正是英豪得志辰”则直接点明了新科进士们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实现了个人理想与抱负,成为国家栋梁的时刻。接下来的“雨露九重均造化,丹青千字富经纶”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皇恩比作雨露,滋养万物,强调了君主对人才的重视与培养;同时,以“丹青千字富经纶”形容新科进士们学识丰富,才华横溢,为国家贡献智慧。
“古来将相皆由此”一句承上启下,指出自古以来的将相之才多出自科举,强调了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上的重要性。“今见诗书不误人”则表达了诗人对科举制度的信任与肯定,认为通过读书学习,人们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不会误入歧途。
最后,“何处寒乡少年子,绿袍归拜北堂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那些出身寒微的年轻学子,在经过不懈努力后,终于金榜题名,身着绿袍,返乡向父母报喜,表达对家庭的感激与孝顺之情。整首诗既赞美了科举制度的公平与公正,也体现了新科进士对家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大江汹澎湃,风静星斗涵。
截然当地险,界限天东南。
金陵帝王都,窟宅何耽耽。
龙虎争负恃,盘踞昔所谈。
我适访陈迹,策马冲烟岚。
蒋山上叠翠,秦淮俯拖蓝。
宝公道场主,貌像坚瞿昙。
千年窣堵波,倒影落寒潭。
共知胜绝处,即是弥勒龛。
舂春足佳致,慨想聊停骖。
六朝互兴废,较德同朝三。
中原文武境,久困兵贪婪。
曾无混一志,溥施鸿恩覃。
区区守霸图,局束令人惭。
岂若吾主圣,坐遣凶渠戡。
长驱翔灞上,垂拱受朝参。
回观兹奥区,脱去如遗簪。
小臣执羁靮,喜释心如惔。
再拜觞万寿,恺乐将屡酣。
却来寻故栖,了此七不堪。
《陪洪景卢左司马德骏薛季益冯圆中三郎中汪中嘉总干游蒋山以三十六陂春水分韵得三字》【宋·史浩】大江汹澎湃,风静星斗涵。截然当地险,界限天东南。金陵帝王都,窟宅何耽耽。龙虎争负恃,盘踞昔所谈。我适访陈迹,策马冲烟岚。蒋山上叠翠,秦淮俯拖蓝。宝公道场主,貌像坚瞿昙。千年窣堵波,倒影落寒潭。共知胜绝处,即是弥勒龛。舂春足佳致,慨想聊停骖。六朝互兴废,较德同朝三。中原文武境,久困兵贪婪。曾无混一志,溥施鸿恩覃。区区守霸图,局束令人惭。岂若吾主圣,坐遣凶渠戡。长驱翔灞上,垂拱受朝参。回观兹奥区,脱去如遗簪。小臣执羁靮,喜释心如惔。再拜觞万寿,恺乐将屡酣。却来寻故栖,了此七不堪。
https://shici.929r.com/shici/whvRih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