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接夫君席,频逢岁律更。
面严知气直,语出见生平。
讲学诗书义,论交里社情。
须髯如戟在,长对玉峰明。
自接夫君席,频逢岁律更。
面严知气直,语出见生平。
讲学诗书义,论交里社情。
须髯如戟在,长对玉峰明。
这首元代诗人麻革所作的《王子寿乡友生朝》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一位朋友的深刻了解与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
“自接夫君席,频逢岁律更。”开篇即点明了与友人交往的长久,岁月更迭,见证了两人友情的深厚。这里的“夫君席”并非指正式的宴会座位,而是泛指与友人的日常交往,体现了友谊的日常性和亲密性。
“面严知气直,语出见生平。”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观察一个人的外貌特征可以洞悉其内在品质。面相严肃的人往往性格正直,言语直接流露出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这不仅是对友人个性的赞美,也是对真诚交往的推崇。
“讲学诗书义,论交里社情。”这两句则转向了对友人学识和社交智慧的赞赏。在探讨学问时,友人能深入理解诗书之义,展现出深厚的文化素养;在社交场合,他能洞察里社之情,显示出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须髯如戟在,长对玉峰明。”最后两句以形象的比喻收尾,将友人的胡须比作锋利的戟,不仅描绘了其外貌的刚毅,也象征着他在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而“长对玉峰明”则可能暗喻了友人在知识或道德上的高洁与明亮,如同山峰上的雪,永远闪耀着纯洁的光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外貌、性格、学识、社交等方面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刻的理解与高度的敬意,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明日生初,还知否、明年六十。
嗟老矣、满头都缟,寸心犹赤。
三十载间尘土债,几千里外风涛役。
赖君天、许放故山归,恩无极。出而作,入而息。
美可茹,鲜可食。任浩书空咄,禹笑人寂。
断国谋王非我事,抱孙弄子聊吾适。
且从今、时复一中之,杯中物。
有庞眉、扶杖岘山来,举觞寿南山。
道天怜赤子,相逢钧播,久望毡还。
幸际君王神武,上宰是甘盘。
少运风霆手,整顿何难。
好个霜天时候,听雁门新雁,眺远凭阑。
想经纶心上,一点炳如丹。
抚舆图、真儒事了,把勋庸、留在鼎彝看。
八千岁,四明洞府,一佛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