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蠲租行追同元次山舂陵行韵》
《蠲租行追同元次山舂陵行韵》全文
明 / 龚鼎孳   形式: 古风

皇帝将改元,制书诏所司。

方春重民事,王政务急施。

水旱兼资贼,人气诚伤悲。

万方惟正供,悉索亦已疲。

新饷五百万,剜肉疗饥羸。

国计在本根,毛附先存皮。

民困必失所,拯溺焉能迟?

丞相下郡国,一切蠲除之。

先是加赋意,岂不哀穷黎?

水衡算金钱,桥陵方告期。

滇闽各用兵,军行粮辄随。

朝廷尚恭俭,大事须藉资。

痌瘝上帝心,四海宁尽知。

况复州邑吏,鞭挞到孑遗。

御史□大夫,陛下真圣慈。

元元乐宽大,生息理可为。

民贫不独富,斯义古所持。

流离与死亡,号呼欲向谁。

固知非得已,久大难权宜。

我皇本尧舜,天听顷刻移。

谏行膏泽下,千载明良时。

煌煌社稷寄,辅导良不亏。

君仁则臣直,拜手陈古辞。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龚鼎孳创作的《蠲租行》,以追和唐代诗人元结的《舂陵行》韵律。诗中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民生困境的关注与忧虑,以及对皇帝采取措施减轻百姓负担的期待。

首句“皇帝将改元,制书诏所司”,点明了故事背景,皇帝即将更改年号,并命令相关部门执行新的政策。接着,“方春重民事,王政务急施”描绘了春天农事繁忙的景象,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政府对民生的重视。

“水旱兼资贼,人气诚伤悲”两句,揭示了自然灾害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万方惟正供,悉索亦已疲”描述了政府征税的繁重,使得百姓疲惫不堪。

“新饷五百万,剜肉疗饥羸”形象地描绘了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来缓解民众饥饿的举措,但同时也揭示了这种做法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国计在本根,毛附先存皮”强调了国家的根本在于稳固的基础,即农业和民生。

“民困必失所,拯溺焉能迟?”表达了对解决民生问题紧迫性的认识。“丞相下郡国,一切蠲除之”说明了政府采取了减免赋税的措施,以减轻百姓负担。

“先是加赋意,岂不哀穷黎?”表达了对之前加重赋税政策的反思,以及对穷苦百姓的同情。“水衡算金钱,桥陵方告期”可能指的是财政管理与重要工程的关系,暗示了政府在财政上的压力与挑战。

“滇闽各用兵,军行粮辄随”提到了边疆战争对粮食供应的影响。“朝廷尚恭俭,大事须藉资”反映了朝廷在处理重大事务时的节俭态度,以及对资金的需求。

“痌瘝上帝心,四海宁尽知”表达了对上天(即皇帝)体恤苍生的期望,以及对全国范围内的关注。“况复州邑吏,鞭挞到孑遗”批评了地方官员可能存在的过度苛政行为。

“御史□大夫,陛下真圣慈”赞扬了御史(监察官)的公正与皇帝的仁慈。“元元乐宽大,生息理可为”表达了对宽大政策的期待,认为这有助于百姓的生存和发展。

“民贫不独富,斯义古所持”强调了“民富国强”的道理,即只有百姓富裕,国家才能真正强大。“流离与死亡,号呼欲向谁”表达了对流离失所、濒临死亡的百姓的同情。

“固知非得已,久大难权宜”表明了对采取措施的必要性与困难的认识。“我皇本尧舜,天听顷刻移”赞美了皇帝的英明与仁德,认为他的决策能够迅速得到上天的认可。“谏行膏泽下,千载明良时”表达了对皇帝采纳谏言、施行仁政的赞赏。

“煌煌社稷寄,辅导良不亏”表达了对国家繁荣与领导者的信任。“君仁则臣直,拜手陈古辞”强调了君主仁慈与臣子忠诚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古代智慧表达对当前形势的看法。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民生问题的关切,以及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皇帝及朝廷采取措施改善民生的期待,同时也对某些政策和行为提出了批评与反思。

作者介绍
龚鼎孳

龚鼎孳
朝代:明   字:孝升   籍贯:安徽合肥   生辰:1634年

龚鼎孳(1616年1月5日—1673年10月12日),字孝升,因出生时庭院中紫芝正开,故号芝麓,谥端毅。安徽合肥人。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龚鼎孳在兵科任职,前后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明代谏官多好发议论,擅于弹劾别人。龚鼎孳在明亡后,可以用“闯来则降闯,满来则降满”形容。气节沦丧,至于极点。风流放荡,不拘男女。
猜你喜欢

哭伯母刘五百五十字

戊寅应钟月,伯母弃杯棬。

是夕天凛霜,侍女搜衣颤。

夜黑哀鸱啼,睡昏灯色眩。

窗楞纸缝鸣,窣飒鬼风旋。

屈指病沉绵,十旬卧帷荐。

畏喧罢机绞,俱从事垆碾。

返魄少胡香,烬乾膏益煎。

参贵两一锾,买不惜环钿。

告凶龟兆横,示儆妖梦践。

牲杀穷师巫,祝釐合族眷。

形销骨附衣,垂革怆所恋。

儿女掩泪坐,呻吟不忍见。

刲肠苦难割,长瞑目微眴。

嗌转如有言,缌缌哽连咽。

爱女年及笄,装须及时缮。

手刺衣上花,裁我箧中绢。

遗金可作钗,零琐宜整穿。

所事无缺遗,如珰珥环钏。

阿坤止入龄,妹更小而獧。

呼母母不闻,扶床袂空牵。

天乎遂冥冥,见背何可援。

抢地仆无声,百身赎堪填。

有妇侍重泉,无妇执羹奠。

地下巳待姑,夜台三夕先。

可怜垂绝姑,悼亡泪犹溅。

宁知哭妇泪,噤作含珠咽。

长别不须臾,盖棺遽相面。

穗帷垂不单,青荧缸闪煽。

互哭酸婢鬟,人闻之肠断。

伯父尚丁年,何以慰言晏。

入户恍有亡,残针骨遗线。

痛定始知哀,悲深畏来唁。

开箱检馀物,施佛邀冥缘。

忏罪礼空王,华幢结坛墠。

慈俭仰馀徽,衣无踰缟练。

井臼每有常,纤缩而盈羡。

其童仆指千,肃然惧呵谴。

自念无过愆,惟悔性稍卞。

粘壁以自警,暴怒戒能遣。

中年奉佛名,长斋谢荤膳。

我五六岁时,忆发犹未卷。

长弟我长之,止二岁相悬。

兄姊年比肩,都得伯母眄。

视伯母犹母,母顾亦欢忭。

俛仰二十年,兄弟尽婚弁。

长兄病十载,长姊墓草芉。

崔姊两举甥,陈妹巳适倩。

长弟今㷀㷀,降割祸真延。

昨秋哭殇子,劳瘵妇相缠。

方悲同梦逝,天只遽徂眩。

之生痛鲜民,之死怆所媛。

双寝成虚房,空堂去梁燕。

昔日黄梅花,芬香绕庭院。

人谢花亦零,憔悴摇霜霰。

攀花馀履迹,苔滑生人苋。

(0)

十二时颂·其十二

鸡鸣丑,一颗圆珠明已久。

内外推寻觅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

不见头,又无手,世界坏时终不朽。

未了之人听一言,只遮如今谁动口。

(0)

秋晴

暑雨两经月,秋风忽报晴。

今朝出东郭,何处望西成。

水国雌蜺动,云霄哀雁鸣。

相逢江上使,犹道未休征。

(0)

过雨二首·其一

短日收残雨,西风送夕阳。

时光双去鸟,世事一炊粱。

卷箔山堆案,翻书月满囊。

诸君方给札,不拟献长杨。

(0)

杂曲

新人新宠住兰堂,翠帐金屏玳瑁床。

丛星不似珠帘色,度月还如粉壁光。

从来著名推赵子,复有丹唇发皓齿。

一娇一态本难逢,如画如花定相似。

楼台宛转曲皆通,弦管逶迤彻下风。

此殿笑语长相共,傍省欢娱不复同。

讶许人情太厚薄,分恩赋念能斟酌。

多作绣被为鸳鸯,长弄绮琴憎别鹤。

人今投宠要须坚,会使岁寒恒度前。

共取辰星作心抱,无转无移千万年。

(0)

春思诗

雪罢枝即青,冰开水便绿。

复闻黄鸟声,全作相思曲。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