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应茶马·其一》
《寿应茶马·其一》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自联班序简宸聪,廊庙江湖一节同。

百世几人今蜀日,千年一到昔虞风。

得莘渭上康时策,有伊洛间传道功。

早晚为霖洗炎热,苍生俱出炭炉中。

(0)
注释
自:自从。
联班序:联合班级的顺序。
简宸聪:有序且聪明。
廊庙:朝廷。
江湖:民间。
一节同:遵循同样的原则。
百世:千百年。
蜀日:今日蜀地。
昔虞风:古代虞舜时代的风气。
得:得到。
莘渭:莘地和渭水流域。
康时策:繁荣时期的政策。
伊洛:伊水和洛水,代指中原地区。
传道功:传播大道的功绩。
早晚:早晚有一天。
为霖:带来甘霖。
炎热:炎热的天气。
苍生:百姓。
炭炉中:苦难之中。
翻译
自从联合班级有序地排列,朝廷与民间都遵循同一准则。
千百年来,今日蜀地能有几人如你,如同古代虞舜时代的风气。
你在莘渭之上推行了繁荣时期的政策,像伊洛间的圣贤传播大道的功绩。
早晚有一天,你会带来甘霖洗去炎热,让百姓从苦难中解脱出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和自然界的深切赞美。"自联班序简宸聪"一句,设定了诗歌发生的情境,是在一个清幽雅致的地方。紧接着,"廊庙江湖一节同"则描绘了一幅江湖共济、天然和谐的景象。

"百世几人今蜀日,千年一到昔虞风"两句,诗人借用了历史的长河,反思着时间的流逝与重复,以及历史记忆中的美好瞬间。这里的"蜀日"和"虞风"都是古代文化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接下来的"得莘渭上康时策,有伊洛间传道功"两句,则是对历史人物的颂扬,通过他们的英明治理和道德教化,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最后,"早晚为霖洗炎热,苍生俱出炭炉中"一句,不仅描绘了一幅天气变化与自然更新的画面,更蕴含着对生活之美好和希望的深切期盼。这里的"霖"指的是及时雨,象征着恩泽普洒,而"苍生俱出炭炉中"则是比喻万物更新,如同从熔炉中重塑而出的新生命。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历史文化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哭陈生

绛帐曾施种德门,两阶玉树吐清芬。

重来不见凌霄干,泪湿青山几片云。

(0)

与同年熊腾霄分舟之任临别赋此

赋分不嫌虫臂小,居官曾笑茧丝非。

六经自有安民术,莫向劳门苦著机。

(0)

逸老堂为谢太守题

万里江天迥,冥鸿独向东。

草堂宽几许,可以著清风。

(0)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其二

听泉如听琴,看山如看画。

佳趣满眉睫,应接都不暇。

(0)

巡按贺御史言事待罪次韵四首·其二

柏府瞻风裁,天家惜羽仪。

六经非驾说,三代是今时。

阙失应思补,灾祥或可移。

夜来有封事,默与鬼神期。

(0)

怀季弟敬叔

三岁不见汝,悲欢各一方。

书成仍契阔,梦觉每淋浪。

舐犊怀偏恶,鼓盆悲正长。

郊原风日满,怕上脊令冈。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