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宁川道中》
《宁川道中》全文
宋 / 曾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渡水穿桥一径斜,潦收溪足露汀沙。

半山云影前山雨,十里香风晚稻花。

异县悲秋多客思,丰年乐事属田家。

故园正好不归去,满眼西风吹鬓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宁川道中的自然风光与诗人的情感交织。首联“渡水穿桥一径斜,潦收溪足露汀沙”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行走在山水间的景象,渡过水流,穿过桥梁,小径蜿蜒,积水退去后,溪边露出细软的沙滩。这一句通过“潦收”、“溪足”、“露汀沙”的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氛围。

颔联“半山云影前山雨,十里香风晚稻花”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半山腰的云影与远处即将降临的雨滴相互映衬,而十里之外,晚稻花的香气随风飘散,渲染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通过“云影”、“雨”、“香风”、“晚稻花”等意象,传达了一种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

颈联“异县悲秋多客思,丰年乐事属田家”则转而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身处异乡,面对秋天的萧瑟,心中涌起的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远方亲人的牵挂。然而,当诗人看到丰收的田野和农民的欢声笑语时,又不禁为这丰饶的景象感到喜悦。这一联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相融合,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

尾联“故园正好不归去,满眼西风吹鬓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虽然心系故园,但眼前的美景和生活的现实让他难以决断是否应该立即返回。西风渐起,吹动着诗人的白发,也似乎在提醒他岁月不待人。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时间和生命价值的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曾纡
朝代:宋

曾纡(1073-1135)字公衮,晚号空青先生。江西临川南丰人。北宋丞相曾布第四子。曾布第四子,曾巩之侄。北宋末南宋初散文家、诗人、书法家。
猜你喜欢

得丁求安书云叠石境于溪心嵲然如江上之矶作二诗戏之·其二

立石标溪界,疏荷限水香。

此翁三十载,看了几人忙。

(0)

和赋秋声

初传岩谷声犹静,乍转松篁韵更清。

莫遣幽人破幽梦,梦中荣辱一般轻。

(0)

和张直可投诗十首·其六

小试成均书一封,女娲五采不言功。

青云事业期它日,觞豆规模是小忠。

(0)

何叔远置酒约游后山值雨

偶因斗暖重寒候,得见笼烟带雾花。

却恨经春长闭户,等闲风雨不离家。

(0)

赋双松堂

和平堂前列四皓,双松为主双桧宾。

深山大泽不肯住,鞭霆驾雨来重闉。

苍髯梳风音瑟瑟,霜皮凝雪冰粼粼。

静有精神观世变,悄无颜色阿緌绅。

朱幡皂盖几来去,丹楹藻棁方更新。

魏武子孙敦宿好,十八公子忻相亲。

世间灵物妙难测,一气长存天地仁。

巍巍堂下万休戚,左右冷眼时笑颦。

或然一念私欲胜,垂垂二老能相嗔。

起居出入知所敬,愿言共保千千春。

(0)

迷道有感次韵

未识大安道,行行多路岐。

人言讹近远,山路倍嵚巇。

自有康庄处,多因便捷移。

我今知堠子,万里不须疑。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