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一尊酒,送尔滇南行。
风尘万馀里,极目难为情。
故人忽已散,落日玄蝉鸣。
曾无别离色,可以观平生。
燕台一尊酒,送尔滇南行。
风尘万馀里,极目难为情。
故人忽已散,落日玄蝉鸣。
曾无别离色,可以观平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邦奇所作的《送张君用之鹤庆》。诗中以深情厚谊描绘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首句“燕台一尊酒,送尔滇南行”,开篇即以燕台设宴相送的场景,渲染出浓厚的离别氛围。燕台,古代燕国的台名,这里借指友人即将前往的地点——滇南,通过“一尊酒”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不舍之情。
接着,“风尘万馀里,极目难为情”,诗人想象友人将要跋涉万里,穿越风尘仆仆的旅途,极目远望,心中满是难以言表的感慨。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此行的担忧和牵挂。
“故人忽已散,落日玄蝉鸣”,随着友人的离去,昔日相聚的故人仿佛瞬间消失在眼前,只有夕阳下玄色的蝉鸣声回荡在耳边,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哀愁。
最后,“曾无别离色,可以观平生”,尽管此刻没有明显的离别情绪流露,但诗人深知,这份深厚的友情足以见证他们一生的交往。这句话既是对友人深厚情谊的肯定,也是对自己与友人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真谛的感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有客就征骖,风前别酒酣。
慈颜依膝下,归意满江南。
去路草初歇,到家梅正含。
短书无惜寄,别后抵清谈。
马蹄乘兴急离秦,轻雪初消塞外尘。
谈笑暂来趋幕府,文章犹记从车茵。
雍雍妙画平边徼,衮衮清言服座人。
诗句不须论别意,临岐探破故都春。
地势盘纡巧凿开,当年匠意亦多才。
池名不逐唐宫废,岸折犹如蜀阪来。
水落有时逢旧石,草深无处觅遗台。
行春丞相寻陈迹,往事空嗟浩劫灰。
许开壮观旧平津,今日还延相阁宾。
茅社一临封国地,花亭三见禊杯春。
随车和气蒙鱼鸟,即席高吟动鬼神。
西北连年参幕府,东风长忝从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