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雁》
《咏雁》全文
宋 / 强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乾坤摇落满风霜,候雁来时道路长。

玉塞哀音惊远戍,沧洲寒影伴残阳。

灯前客鬓愁双白,天外乡书断一行。

莫倚善飞江汉阔,暗中矰缴绝须防。

(0)
翻译
秋天万物凋零,寒风中充满霜雪,候雁南飞时,路途漫长。
边关的悲歌惊动远方守军,海边的冷月映照着残阳的余晖。
灯光下,旅人的两鬓已斑白,期盼的家乡书信却迟迟未到。
不要只依赖江汉的广阔飞翔,因为暗中可能有陷阱,需谨慎防范弓箭和渔网。
注释
乾坤:天地。
摇落:凋零。
风霜:寒冷的天气。
候雁:大雁。
玉塞:边塞,玉门关。
哀音:悲凉的声音。
远戍:远方的驻军。
沧洲:水边,海边。
灯前:灯光下。
客鬓:旅人的鬓发。
愁双白:两鬓斑白,表示愁苦。
乡书:家书。
善飞:善于飞翔。
江汉:长江和汉水。
暗中:隐蔽的地方。
矰缴:古代用来射鸟的短箭和绳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边塞景象,通过大雁的形象寄寓了诗人的情感。首句"乾坤摇落满风霜",展现了天地间秋意浓厚,寒风凛冽的景象,暗示了环境的艰苦和季节的变迁。"候雁来时道路长",大雁南飞,象征着游子的思归之情,而漫长的道路则增添了归途的遥远和艰辛。

接下来的两句"玉塞哀音惊远戍,沧洲寒影伴残阳",通过"哀音"和"寒影",表达了戍边士兵听到雁鸣时的凄凉心情,以及夕阳下孤独的边关景色,渲染出一种悲壮的氛围。"灯前客鬓愁双白",诗人借灯下照见自己斑白的双鬓,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年华老去的感慨,同时寄托了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

尾联"莫倚善飞江汉阔,暗中矰缴绝须防",告诫游子不要仅凭大雁的飞翔能力就忽视潜在的危险,暗指在外漂泊的人要时刻提防可能面临的困境,暗示了人生的艰难与世事的无常。

总的来说,这首《咏雁》以雁为载体,寓言深刻,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同情和对自己命运的沉思。

作者介绍

强至
朝代:宋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庆历六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
猜你喜欢

土马村

村墟薪湿米如金,犹记来时腊雪深。

曾有小诗题岁月,店荒无壁可追寻。

(0)

十叠·其八

天子封松作某官,相君复报竹平安。

梅花一点无沾惹,三友中间独岁寒。

(0)

忆鄂渚

我离鄂渚已十年,吴儿越女空华鲜。

不如上游古形势,四十馀万兵筹边。

中原地与荆襄近,烈士烈兮猛士猛。

泽连云梦寒打围,城接武昌晓排阵。

书生岂无一策奇,叩阍击鼓天不知。

却思仙人白玉笛,胡床醉倚南楼吹。

貂蝉兜鍪两岑寂,若耶溪傍还作客。

空馀黄鹤旧题诗,醉笔颠狂惊李白。

(0)

投诚斋·其六

夫子声名号浙西,作成文士欲何为。

达人胸次元无翳,芥子须弥我独知。

(0)

初到杭州宿三潭晓起望湖

照眼西湖今始过,晓钟真奈不眠何。

断虹带雨生初日,森柳排山覆晚荷。

浅水蓬莱行再见,两堤菱芡已无多。

平时梦想江山处,不独伤心唤渡河。

(0)

潭溪十咏·其四怀新亭

茅檐入竹低,旷野时寓目。

寂寂农家春,新秧满田绿。

何时稻登场,秋山响蓬朴。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